如何让历史古城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如何让历史古城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如何让历史古城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文化石尺寸,数字化展示平台,禁止在文物古建筑,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改变、气候变化加剧、旅游业发展,如何在文化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实现平衡,成为历史古城面临的新课题。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在世界遗产名录上,城市类世界遗产是最大的单一类别,目前共有136个历史城市、历史中心和历史城镇。一些国家正积极探索古城保护与发展,从重视静态到更加关注活态,从单体保护到更加重视整体保护,推动历史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克拉科夫位于波兰南部,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公元700年前后建城以来,克拉科夫一直是中东欧地区的经贸重镇,而且曾经是波兰首都,现在是波兰第三大城市。该市现存众多名胜古迹,仅古建筑遗迹就有760处之多。古城保护以原状保存为主,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街区开展活态保护。
行走在克拉科夫古城,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基本城市格局与面貌:以中央集市广场为中心,向外围街道辐射。中央集市广场保留了最初网格式延伸的鹅卵石街道。从老城入口瓮城外围望去,没有现代高楼,内外共同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建筑风格。古城对于历史遗址的保护,遵循“修旧如旧、不添不减”的原则,尽可能维持建筑遗迹的自然状态,把具有研究价值的残存物品送进博物馆保存。古城里的瓦维尔皇家城堡和瓦维尔大教堂的金顶如今已铜绿斑斑,仍能让人们从厚重的历史遗迹中一窥昔日的辉煌。
卡齐米日历史街区是克拉科夫古城保护与开发最典型的街区。街区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外观的前提下,进行了内部的改造升级,将古建筑、文化街区保护融入城市的现代发展之中。颇具民族风格的音乐厅、咖啡厅、古董店、小酒馆等充满活力,吸引着过往的游客。
文化遗产保护是波兰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波兰政府2003年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法》,就公共和私人文物的保护方式等做了明确规定。为加强古迹和其他文化遗产的日常维护工作,波兰成立了国有文物保护企业,负责修复和保护各类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并设置历史文献部、考古部、绘画保护工作室等23个专职部门,分支机构遍布波兰全国。
“挖掘古城文化遗产的前提是厘清其发展脉络,在实施具体的保护方案之前,应深入了解古城各个社区历史建筑的形成过程,研究其蕴含的文化特质,进行综合性改造与开发,最后才是商业开发和旅游,不能本末倒置。”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馆长安德热·施泽斯基说。
意大利古城博洛尼亚历史悠久,曾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20世纪60年代,博洛尼亚市政府首次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理念(也称“整体性保护”),既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也要保护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方式。这样,留下的不只是古建筑的“貌”,还有古城的“韵”。
按照这一理念,博洛尼亚在城市发展中注重在公共资源和社区居民之间寻求平衡,加强公共参与和管理。古城不仅保留了大量老建筑,也充满生活气息。据统计,古城历史中心改造后,90%的居民留了下来。
意大利有58处世界遗产,其中大多数位于市镇内,不少是将城市的历史中心作为整体进行申请。意大利为古城保护和传承制定了系统化的细则。20世纪60年代中期,意大利成立历史文化古城保护协会并调研意大利古迹情况,为政府编制文保目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意大利1964年和1982年通过《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对古迹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比如对古城和历史建筑进行整体保护和再利用等。
“维持原貌”“修旧如旧”是意大利古城保护的基本原则。古建筑的外部结构属于政府,商家或个人仅拥有内部房屋使用权,对建筑结构、形式和色彩的改变都必须报文物部门审批,并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为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发展需求,大型城市都在老城之外建设新城,老城原则上不再新增建筑。各城市在历史中心区域内设置限行区,非注册车辆在禁行时段行驶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老城、避免过度商业化”的呼吁,佛罗伦萨、罗马等市政府相继出台规定,对历史中心的餐饮、纪念品等店铺数量进行限制,在某些路段仅允许开设艺术品店面。佛罗伦萨市政府商业专员费德里克·扎纳希表示,过于集中且同质化的店面会损害老城的活力和特有魅力,保持商店的多样化能提高老城宜居度。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南70多公里外,塔霍河畔的山丘上,有一座千年古城托莱多。古城被城墙环绕,城内建筑依地势修建,古老的城堡、教堂、塔楼历经沧桑,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中世纪。古城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时期,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托莱多通过《古城特别发展计划》,首次系统大规模对古城进行整体修复。修复过程中强调维持古城城市结构,保持古朴风貌。当地政府成立城市发展财团,负责古城管理、项目规划、融资投资等。托莱多基金会等私人机构也参与到古城的保护和振兴项目。
通过整体修复和改造,托莱多古城内众多历史遗迹焕发了新生,面向游客的文化设施和服务项目也得到了拓展与升级。由于托莱多古城地势较高,当地政府修建自动扶梯,连通古城中心与车站等设施,便于游客和居民往来。2005年,连通马德里和托莱多的高铁正式通车,仅需半小时车程就可从首都抵达托莱多。
“我们的目的是保护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古城,虽然旅游业是推动古城保护的重要途径,但旅游过度开发会对古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只有避免本地居民流失、推动常住人口增加才能更好保护古城。”托莱多城市发展财团经理赫塞斯·科勒托表示,古城的保护必须在游客和居民之间实现平衡。
为此,该财团宣布将实施2030年古城发展战略计划,推出总额达90万欧元的援助基金,古城居民可以申请对其所住房屋进行维修和翻新。该财团还将对古城内因年久失修被废弃的住宅进行维修和改造,以适当价格出售,吸引更多家庭入住古城,为古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改变、气候变化加剧、旅游业发展,如何在文化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实现平衡,成为历史古城面临的新课题。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在世界遗产名录上,城市类世界遗产是最大的单一类别,目前共有136个历史城市、历史中心和历史城镇。一些国家正积极探索古城保护与发展,从重视静态到更加关注活态,从单体保护到更加重视整体保护,推动历史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克拉科夫位于波兰南部,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公元700年前后建城以来,克拉科夫一直是中东欧地区的经贸重镇,而且曾经是波兰首都,现在是波兰第三大城市。该市现存众多名胜古迹,仅古建筑遗迹就有760处之多。古城保护以原状保存为主,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街区开展活态保护。
行走在克拉科夫古城,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基本城市格局与面貌:以中央集市广场为中心,向外围街道辐射。中央集市广场保留了最初网格式延伸的鹅卵石街道。从老城入口瓮城外围望去,没有现代高楼,内外共同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建筑风格。古城对于历史遗址的保护,遵循“修旧如旧、不添不减”的原则,尽可能维持建筑遗迹的自然状态,把具有研究价值的残存物品送进博物馆保存。古城里的瓦维尔皇家城堡和瓦维尔大教堂的金顶如今已铜绿斑斑,仍能让人们从厚重的历史遗迹中一窥昔日的辉煌。
卡齐米日历史街区是克拉科夫古城保护与开发最典型的街区。街区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外观的前提下,进行了内部的改造升级,将古建筑、文化街区保护融入城市的现代发展之中。颇具民族风格的音乐厅、咖啡厅、古董店、小酒馆等充满活力,吸引着过往的游客。
文化遗产保护是波兰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波兰政府2003年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法》,就公共和私人文物的保护方式等做了明确规定。为加强古迹和其他文化遗产的日常维护工作,波兰成立了国有文物保护企业,负责修复和保护各类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并设置历史文献部、考古部、绘画保护工作室等23个专职部门,分支机构遍布波兰全国。
“挖掘古城文化遗产的前提是厘清其发展脉络,在实施具体的保护方案之前,应深入了解古城各个社区历史建筑的形成过程,研究其蕴含的文化特质,进行综合性改造与开发,最后才是商业开发和旅游,不能本末倒置。”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馆长安德热·施泽斯基说。
意大利古城博洛尼亚历史悠久,曾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20世纪60年代,博洛尼亚市政府首次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理念(也称“整体性保护”),既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也要保护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方式。这样,留下的不只是古建筑的“貌”,还有古城的“韵”。
按照这一理念,博洛尼亚在城市发展中注重在公共资源和社区居民之间寻求平衡,加强公共参与和管理。古城不仅保留了大量老建筑,也充满生活气息。据统计,古城历史中心改造后,90%的居民留了下来。
意大利有58处世界遗产,其中大多数位于市镇内,不少是将城市的历史中心作为整体进行申请。意大利为古城保护和传承制定了系统化的细则。20世纪60年代中期,意大利成立历史文化古城保护协会并调研意大利古迹情况,为政府编制文保目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意大利1964年和1982年通过《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对古迹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比如对古城和历史建筑进行整体保护和再利用等。
“维持原貌”“修旧如旧”是意大利古城保护的基本原则。古建筑的外部结构属于政府,商家或个人仅拥有内部房屋使用权,对建筑结构、形式和色彩的改变都必须报文物部门审批,并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为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发展需求,大型城市都在老城之外建设新城,老城原则上不再新增建筑。各城市在历史中心区域内设置限行区,非注册车辆在禁行时段行驶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老城、避免过度商业化”的呼吁,佛罗伦萨、罗马等市政府相继出台规定,对历史中心的餐饮、纪念品等店铺数量进行限制,在某些路段仅允许开设艺术品店面。佛罗伦萨市政府商业专员费德里克·扎纳希表示,过于集中且同质化的店面会损害老城的活力和特有魅力,保持商店的多样化能提高老城宜居度。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南70多公里外,塔霍河畔的山丘上,有一座千年古城托莱多。古城被城墙环绕,城内建筑依地势修建,古老的城堡、教堂、塔楼历经沧桑,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中世纪。古城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时期,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7年,托莱多通过《古城特别发展计划》,首次系统大规模对古城进行整体修复。修复过程中强调维持古城城市结构,保持古朴风貌。当地政府成立城市发展财团,负责古城管理、项目规划、融资投资等。托莱多基金会等私人机构也参与到古城的保护和振兴项目。
通过整体修复和改造,托莱多古城内众多历史遗迹焕发了新生,面向游客的文化设施和服务项目也得到了拓展与升级。由于托莱多古城地势较高,当地政府修建自动扶梯,连通古城中心与车站等设施,便于游客和居民往来。2005年,连通马德里和托莱多的高铁正式通车,仅需半小时车程就可从首都抵达托莱多。
“我们的目的是保护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古城,虽然旅游业是推动古城保护的重要途径,但旅游过度开发会对古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只有避免本地居民流失、推动常住人口增加才能更好保护古城。”托莱多城市发展财团经理赫塞斯·科勒托表示,古城的保护必须在游客和居民之间实现平衡。
为此,该财团宣布将实施2030年古城发展战略计划,推出总额达90万欧元的援助基金,古城居民可以申请对其所住房屋进行维修和翻新。该财团还将对古城内因年久失修被废弃的住宅进行维修和改造,以适当价格出售,吸引更多家庭入住古城,为古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相关文章
- 探讨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找寻“城市记忆”
- 古建筑知识科普:土木华章山西古建筑的建筑意与功能性
- 探寻温州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
- 浙江西塘古镇景区:酒吧开在文保单位 古建筑群被指人为破坏严重失灵魂
- 2022年园林古建筑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国家文物局答复代表: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
- A股公司密集发行GDR “中欧通”持续扩容
- 津云:【津云调查】时光的瑰宝——那些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重生
- Leony吉他麒麟祥云古建筑谁来保护
- 保护文物古迹留住蓬莱人的浓浓乡愁
- 供电220V警示牌效果有限:景观喷泉漏电已致多名儿童身亡
- 保护文化遗产要坚持三个原则 做好三篇文章
- 深圳屋背岭遗址、广州柏园等132处新入列!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 2022年建筑行业发展七大趋势
- 中国老龄协会发布2021年度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警示教育案例
- 全省百余名文物保护工作者接受消防安全培训
- 保护传统建筑 弘扬中国文化
- 有这样的别墅中式装修设计古风古韵显露无遗
- 一图一故事丨加强土壤污染管控 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 【文化评析】构建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