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赏仇英《汉宫春晓图》看古代建筑及人物服饰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建网2023-05-08古建筑设计彩绘古建凉亭
泰安古建彩绘,彩绘古建凉亭,贴布古建彩绘,赏仇英《汉宫春晓图》看古代建筑及人物服饰的演变过程,泰安古建彩绘,彩绘古建凉亭,贴布古建彩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轮番统领中原大地,致多民族的传统习俗与汉文化水融。美术史的发

赏仇英《汉宫春晓图》看古代建筑及人物服饰的演变过程

赏仇英《汉宫春晓图》看古代建筑及人物服饰的演变过程,

  泰安古建彩绘,彩绘古建凉亭,贴布古建彩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轮番统领中原大地,致多民族的传统习俗与汉文化水融。美术史的发展清晰的记载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其中建筑与服饰的传承与变化对于鉴别古代绘画的年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绢本设色,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此长卷描绘后宫佳丽百态;画中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庭的生活情景。

  仇英,字实父,号十州,太仓人,后移居吴县(今苏州)。初为漆工,为人彩绘栋宇,有志丹青,周臣发现有异才,收为弟子教之,得文徵明称誉,知名于时。擅画人物,尤长侍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画山水以青绿为主,细润明丽而风骨劲峭,董其昌称其为“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

  从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581-618)至唐末(618-907),中国书画史经历了四次惨痛的浩劫。致使唐以前流传下来的书画少之又少。故本文将以留存至今的各时代建筑、壁画及墓葬壁画为参考,对《汉宫春晓图》中的仇英的笔墨特征、人物服饰、建筑形态加以梳理甄别,加深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及古代绘画中人物服饰的演变过程。

  唐代,国力强盛,房屋建筑高大宏伟,宫廷建筑均为八根梁柱式建筑。唐朝灭亡,再经五代十国时期多年战伐,北宋建国初期的经济、国力均处于百废待兴时期。宋代建筑在其国力虚弱且又开始崇尚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开始实行减柱法、拼合梁等方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建于公元857年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是目前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建筑,其结构是八柱式单檐庑殿顶构造。建于北宋天圣1023-1032年间的山西晋祠圣母殿,继承了唐制构建八柱式重檐歇山顶构造。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也是典型的八柱式单檐庑殿顶。建于北宋开宝六年的河南济源市庙街村济渎庙寝殿,采用宋代“减柱法”,已演变为六柱式建筑。建于辽统和二年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使用北宋制式也是六柱式建筑。

  元代时,建筑构件加大,基本都为六柱式构造。明清延续宋制使用各类拼合柱、拼合梁,且斗栱等建筑构件逐渐缩小的同时也失去了承重的作用,直至成为建筑装饰作用。

  传为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被董其昌称为北宗始祖之人,其界画水准高超。廊柱承接斗栱之力,斗栱构件刻画清晰。后代学者经过对补间铺作斗栱数量为两朵及幞头隆起、绑膝裤等服饰特征判断为北宋摹本。

  为何历代学者依据补间斗栱数量及幞头隆起、脚起翘,把传为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定位北宋摹本呢?笔者将幞头的演变过程排列。

  从幞头演变过程图中,看到中唐的幞头随头型,脚软垂至肩部;五代时幞头隆起,脚硬起像元宝;宋代的幞头隆起,脚长且硬,官员幞头的脚又细又长是为了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私下谈话;元代汉族提倡复古晋唐,幞头又变为随头型,脚软垂至肩部;明代时,官员戴乌纱帽,但在绘画中的幞头多种多样,幞头随头型,两脚上翘,其娱乐性使明中期装饰性绘画流行风气一览无遗;清代时,满清政权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制,流行暖帽、瓜皮帽等,幞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江帆楼阁图》的建筑制式,是否具有宋代特征呢?让我们来看看斗栱的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建筑补间无斗拱(可能有一字栱或人字栱),五代、北宋期间补间斗栱数量为一至两朵,重建于元至正七年的河北北岳庙的得宁殿,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宋初北岳庙为契丹所焚,淳化2年重修,庙中最大建筑得宁殿则是于元代至正七年重建,重建过程中延续宋制,补间斗栱为两朵。建于明永乐十一年的武当山紫霄宫,永乐四年开始建设,永乐十八年建成的北京故宫,补间斗栱的数量已超过四朵以上。

  历代妇女的服饰变化可是相当的大。南宋时,妇女发式向后背,除了把发髻包裹起来并无其它过多的饰物。明代在“去胡令”的影响下,妇女发式学习宋人及唐人,唐朝流行的双环髻、宋朝流行的高髻向背髻在明代绘画中大量出现。但不同的是,在唐宋妇女发式的基础上,明代发式添加了很多装饰性饰物,且发式形状都出现各式变异。

  宋朝妇女流行穿褙子,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长裙及地。也有在肩部处着披帛。明代时,妇女依然是上襦、下裙,宫绦、大带依然沿袭宋制,但各处镶缘已不复存在,披帛变为斗篷。

  从宋代开始出现的抱肚,为武士们所用,到了明清,抱肚成为妇女腰间装饰之物,实用性距宋元已大相径庭。而腹围则依然保留了宋元的形制,只是色彩更为明亮、艳丽。

  仇英绘画师学于周臣,而周臣主要师学南宋李唐、马远。在明代时,周臣可谓师学南宋四家中的个中翘楚,唐寅、仇英皆为其弟子。仇英晚年客居于大收臧家项元汴家中,为其临摹了大量的宋元名迹。因此,仇英的山水人物大量出现了宋、元的时代特征,尤以南宋时代特征为主。而在其创作中,明代建筑特点、服饰特征不可避免的涌现,使其绘画在有明一代独树旗帜,成为明代建筑绘画、人物绘画最为杰出之人。

  纵览古代绘画史,由于历朝历代掌权者来自不同民族,为了统治阶层的利益,这些权贵们刻意销毁前朝遗留的文化遗产而推行本朝的文化、政令,使得古代绘画史融合了各朝代、各民族的诸多特征。掌握了这些特征,可以使我们在界定古代绘画的年代上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原文来源:《收藏投资导刊》2019年1月刊总第192期《赏仇英汉宫春晓图看时代变迁》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