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1124|每天5分钟知晓文博圈

中国古建网2023-04-20古建筑设计西安古建筑手绘
寺庙古建彩绘,西安古建筑手绘,手绘古建插画,1124|每天5分钟知晓文博圈,寺庙古建彩绘,西安古建筑手绘,手绘古建插画11月23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关于共同推动保护阿富汗文化遗产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1972年11月2

1124|每天5分钟知晓文博圈

1124|每天5分钟知晓文博圈,

  寺庙古建彩绘,西安古建筑手绘,手绘古建插画11月23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关于共同推动保护阿富汗文化遗产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1972年11月23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巴黎签署,开启了全世界共同保护人类瑰宝的历程。在重温《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精神的日子,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邀请21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发出公开倡议,携手呼吁阿富汗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此为守护世界重要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

  《倡议书》中提到,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明古国,拥有著名的巴米扬文化景观和贾姆宣礼塔等世界文化遗产。阿富汗的文化遗产见证了阿富汗文明的发展,以及两千年以来丝绸之路上生生不息的文化交融、文明互鉴,是阿富汗人民、亚洲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2006年起,从战火中抢救出的一批阿富汗珍贵文物,开启了历时14年的全球巡展,向全世界展示了阿富汗的璀璨文明,表达了阿富汗国家重建和文化复兴的希望。

  2017年3月,这批文物来到中国,先后在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香港历史博物馆等八地九家文博单位展出,受到中国观众广泛关注和热诚欢迎,让中国观众近距离观摩和了解了阿富汗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成果。这些精美文物成为文明交流的使者,也成为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化象征。

  根据阿富汗政府的明确意愿,2020年2月,所有展览文物安全运返回国并得到妥善保管。

  近日,由于阿富汗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阿富汗文化遗产又一次吸引了世界各国文博专家的关注。《倡议书》呼吁阿富汗各方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这些承载人类文明的珍贵文物免受伤害。同时也呼吁国际学术界对阿富汗文化遗产的状况,以及阿富汗文博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教育培训权利等相关基本问题给予关注和支持。希望与阿富汗人民一起,携手推动保护阿富汗文化遗产,共同呵护传承全人类共享的文明火种。

  2021年10月,持续高强度降雨使得山西17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遭遇险情。其中,县级、登记文物等受损更为严重。

  作为文物大省,山西家底丰厚。5万多处在册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绝大多数都是低保护级别文物。如何有效保护这些数量庞大却受关注较少的文物?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山西历史悠久,是我国的文物大省,不可移动文物在册登记数量为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约占不可移动文物的52%,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除了古建筑之外,山西的石刻文物、遗址类文物虽关注度较小,但同样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不过,山西遗存的不可移动文物多暴露于室外环境,更易受到风霜雨雪等自然气候的侵蚀,给文物保护带来不小挑战。2021年10月上旬,持续高强度降雨,给这些久居户外的不可移动文物带来冲击和损伤,更使山西不可移动文物,尤其是古建筑的保护引起关注。

  10月2日至7日,山西各地连降大雨,给不少文物带来较大损害。据山西省文物局统计数据,截至10月10日,山西178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诸多险情。其中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如平遥古城、关帝庙。

  不过,受损文保单位中,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1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803处,占比超过了八成,受损程度也相对严重许多。“总体而言,重点保护的文物本体建筑由于日常管护到位、应急处置得当,险情较轻,主要险情表现为屋面小面积渗漏或周边护坡岩体、地基等出现滑坡。”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白雪冰介绍:“数量更多的县级、登记文物,险情则更加严重,直接表现为文物本体墙体坍塌、梁架倾倒等。”

  山西的文物保护结构如同一座“金字塔”,5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塔尖”是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79处省保单位,市级、县级和登记文物则占据了剩下的绝大多数。而从这次暴雨中文保单位受损的数量、程度上看,却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塔底”的低保护级别文物,受损更为严重。

  例如,位于山西南部新绛县闫家庄村的魁星阁,属于未列在保护名录的古建筑,饱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本已摇摇欲坠。这次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害,使得魁星阁在风雨中倒塌了。

  低级别并不意味着文物价值低。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金石研究院研究员刘勇介绍:“山西的低级别文物,一是数量大,5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低级别文物占据绝大多数,应受关注;二是价值高,由于山西文物‘家底丰厚’,很多县级文保单位虽然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也只能‘屈尊’于低级别文物。”

  位于晋中市太谷区的塔寺摩崖石刻紧挨着庞庄水库,这里保存着北魏太和年间的摩崖造像题记,全国同一时期保存至今的石刻题记可能不超过10处,但这处摩崖仅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暴雨导致水库持续高水位运行,这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缺乏挡水设施,摩崖造像多次淹没在水位线以下。

  山西的古建筑占据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一半以上。“元代及元代以前的古建筑,全国估计有600多座,山西占据了80%以上。这其中,山西元代以前的古建筑大部分都已列入国保单位,但据估计,在山西仍有几十座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早期古建筑,还处于县级或登记文物的范围。”刘勇说。

  这些低级别古建文物多处于日常保护不足的状态,经受风雨等自然侵袭,有加速损毁、消失的趋势。10月12日,平遥古城以东约18公里的婴溪村,一座清代“无保”古建屋顶两侧的瓦片已经垮塌。目前山西4万多处尚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中,像这样无人管护的占比近一半。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20年间山西有2740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

  11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强调,不仅要守护好、保护好一些级别高的文物,像国保单位、省保单位,同时,要持续改善低级别文物的保存现状,主要是市县以下,甚至未登记的文物,也要持续地改善他们的保存状况。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称,对于未登记文物,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及时登记公布,设立保护标志。

  有专家认为,山西有必要对古建筑文物现状进行全覆盖的摸底调查,准确记录、掌握文物状态,并根据其轻重缓急精准施策,制定成本可控、及时有效的保护规划,为这些古建筑文物的有效保护提供基础性支撑。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以来,中央和山西省级财政用于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抢险保护资金达10.6亿元。虽然文物保护经费连年增长,但对山西2万多处古建筑文物而言,颇有杯水车薪之感。有专家表示,仅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

  “山西的文保资金一直在下探、聚焦和倾斜。”白雪冰介绍,从2017年开始,为了让低级别文物得到更好保护,山西推出“文物认养”,鼓励企业“认养”文物及适度利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低保护级别文物保护,目前全省累计认领认养文物古建筑295处。

  得益于文物认养,位于介休市的传统村落张壁古堡焕发出新的生机。村子里,隋唐时期地道、明清时的民居庙宇曾经破败不堪。2017年,通过企业认养,村里的多处文物得到了系统保护修缮,并挖掘出这座传统军事古堡的文化底蕴,成为近年来山西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等称号。

  但相对于庞大的总量,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文保领域,这样的探索仍有提升空间。因古建修缮需要不菲的费用,目前山西古建筑认养者以企业居多。有学者建议,可以在扩大认养种类、降低认养门槛上做文章,激活社会各界及文物爱好者的认养积极性。

  山西还以“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为原则,制定出台了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条例鼓励通过发展文旅等方式,对传统古村落进行合理利用,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由于山西低级别文物数量多、价值参差不齐的特殊性,有专家建议,将“分级保护”与“抢险救急清单”结合起来。“按照现有的分级管理办法,文物保护等级需层层上报,周期长达数年。”刘勇认为,需要在“分级保护”的基础上,设立专项资金、拉出“抢险救急清单”。同时,专家表示,需要培养专业队伍,为低级别、登记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此外,低级别古建筑的保护应以预防为主,抓早抓小、及时施治,形成良性的、常态化文物保护机制,实现相对低成本的有效保护。

  创新文物保护的方式、方法,山西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走在前列。山西省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介绍:“数字化保护,将对石窟类、建筑类文物长远的精准保护起到作用。我们正在通过对山西各地的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形成文物数据库,便于随时对发生‘意外’的文物进行精准复原,也便于通过3D打印技术,让更多不可移动文物‘动’起来,帮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而针对此次降雨对古建筑的损害,北方文物的排水问题需格外关注。李群表示,因为这次降雨主要是在北方少雨地区,以往这些地方的文物得以比较好的保护,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气候干燥,近年来这些区域降雨明显增多,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强科技在防灾方面的应用,找到文物防灾的“密码”。

  自11月25日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内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等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经营场所,将在严格落实限流、限时、错峰、测温验码等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有序恢复开放。

  连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按照公告要求,及时督导A级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各景区陆续发布开园公告,向广大游客推出入园优惠政策及游览注意事项等。并每日对景区内外环境、室内空间等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进行全面防疫消毒与深度清洁工作,有效保障游览区域环境卫生和安全。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严格落实文化和旅业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七项措施全力保障全区A级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安全有序恢复开放。

  据悉,这七项措施分别为,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地文旅部门、单位(企业)进一步完善预案、细化措施、强化督导检查。

  二是全面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A级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等按限流75%开放,引导市民和游客错时出行、错峰游览。

  四是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文化旅游场所工作人员提醒游客、访客、观众配合做好实名登记、测温验码等措施,健康码或行程码异常、体温异常和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游客、访客、观众谢绝进入;景区加强客流引导,防止瞬时聚集,引导游客做好防护措施,全程佩戴口罩。旅行社加强游客全过程管理,做到轨迹可查询可追踪。

  五是各类公共文化场所、景区密闭建筑、星级饭店、娱乐场所、演出场所等密闭空间、卫生设施、交通工具及游乐设备要加强通风消毒管理,控制接待上线。

  六是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线下举办会议和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原则,确需举办的按程序报批。

  七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同时推广分餐分筷、垃圾分类投放、看病网上预约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11月下旬,正是宁夏进入冬季旅游的节点。宁夏作为全国第二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当前正在着力打响“六张牌”,重点抓好“全域化提升、全产业发展、全业态融合、全季节体验、全流程服务、全媒体营销、全方位辐射、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打造大西北旅游目的地。在丰富冬季旅游产品供给上,持续深入挖掘文化、民俗、美食、温泉、冰雪、养生等特色冬季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产品。使宁夏不仅在夏季成为了热门旅游目的地,冬季旅游也不断升温,吸引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游客选择冬游宁夏,给心灵放个假。(人民网)

  11月23日,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据悉,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共计23000余件(套),集中展示了学校80年来教学科研成果积累,助力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

  贵州省人大选举任免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韩卉,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安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云坤,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伟,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静,贵州大学原副校长张世俊,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王娟,贵州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杨正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党总支书记田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齐少烽,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向青,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出席开馆仪式。

  参加仪式的还有学校部分学院、部门负责人代表,以及为博物馆建设做出贡献的校内外专家学者代表。

  贵州省人大选举任免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韩卉教授宣布博物馆开馆。

  贵州师大博物馆前后历时4年建成,建筑总面积近7100平方米,是一所拥有一大主展馆和七大配套展区,集陈列、教育、研究、典藏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立体展现贵州山地的鲜明特点和学校生态文明研究成果,拥有各类藏品共计23000余件(套)。这些藏品中,有恐龙、海百合等贵州古生物化石,古人类遗址等地质类标本;华南虎、云豹、黔金丝猴、大灵猫等动植物标本;贵州世居民族传统服饰、银饰、民族乐器、传统体育用具、生产生活用品等实物、图片和数字资源信息,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教学仪器设备、手稿、教案、音视频资料等各类藏品。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伟表示,多年以来,贵州师大广大师生孜孜以求,致力于高标准创办学校博物馆。贵州师大博物馆是目前省内第101家博物馆,预计到2025年全省备案博物馆将达到200家。同时,贵州师大博物馆也是第一个贵州高校综合性博物馆、第一个贵州特有动植物展馆、第一个贵州民族乐器展馆、第一个贵州传统民族体育展馆。贵州师大博物馆的建成运营,必将为我省高校博物馆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必将成为全省博物馆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我省博物馆数量、质量“双提升”贡献力量。

  “作为这座博物馆策划、设计的亲历者之一,看到它的落成,我的心情既喜悦激动,又满怀欣慰。”贵州师范大学原校长、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表示,在博物馆发展的世界历史进程中,高校博物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贵州师大博物馆的落成,代表着贵州师大在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贵州师大依托八十年办学经验和学术积淀,建起这座艺术化、学术化、现代化呈现贵州山地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期待贵州师大博物馆不仅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更能引领社会公众,增强文化自信,厚植文明根脉。

  校党委书记肖远平在致辞中表示,高校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软实力的最佳载体,一直被视为学科教育的重要支撑,历来就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和形式。贵州师大博物馆以“贵州山地文明”为主题,结合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非遗等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进行设计和布局,以丰富的实物、标本、图片、音视频等资料,综合利用现代化、信息化、艺术化的手段,立体展现贵州山地的鲜明特点和学校生态文明研究成果。

  未来,贵州师大博物馆将进一步提炼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点,构建博物馆与教育共同体,在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传播贵州山地文明和多民族文化上发挥更大作用,力争将其建设成为贵州山地文明展示基地、贵州山地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和贵州师大多学科融合育人基地,建成中国高校一流的博物馆。(贵州师范大学)

  日前,成都博物馆一年一度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幕。明年,成都即将举办的世界大会,为迎接这一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国际盛会,本次大赛主题定为“成都微笑迎大运”,让成都两千多年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国际化的城市形象交相辉映。

  除了应时应景,“笑”也是穿越千年,与世界共庆,与各族人民共享的一个表情,成都博物馆馆藏陶俑,造型生动、笑容满面,是古代成都人乐观、自信、包容、友善的生动再现。

  本次比赛将开放成博极具特色的文物IP,打造代表四川的新一代人文礼物,树立“这礼是成都”成博文创品牌。为鼓励原创,获奖作品将纳入成都博物馆文创IP资源库目录,并颁发收藏证书。

  文创设计类“共创生活”版块,要求参赛者根据大赛官网发布的素材,以成都博物馆馆藏陶俑结合“成都微笑”为主要设计方向,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要求产品突出成博特色和成都文化特色,形态新颖、市场接受度高、易打样生产。

  文创设计类“共享成博”版块,要求参赛者根据大赛官网发布的素材,以成都博物馆馆藏陶俑结合“成都微笑”为主要设计方向,进行平面设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能够代表成博的IP形象、包装设计、海报、插画、表情包、VI设计、壁纸等。

  文创摄影类以运动项目为创意元素,进行短视频及摄影图片的创作。结合喜迎大运展示成都人民热爱运动、健康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呈现出运动成都、人文成都、生态成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街拍、诗朗诵、语言表达、歌曲、舞蹈、MV、小戏小品、广播微剧、纪实影像等短视频,或搞笑、或抒情、或剧情均可。

  除了面向专业选手的赛道,本次大赛还发起了线上线下互动话题——#打卡成博,成都微笑伴你同游天府#,邀您晒出与文物同款的微笑。

  通过本次大赛线上合作平台——文创云集,将实现线上宣讲、线上投稿、线上评审、线上众筹、线上传播、带货直播的一站式服务。

  将转化优秀设计作品、与商家联名开发文创产品;通过众筹开发、开箱短视频、带货直播、线上互动话题等多种玩法,链接一批喜爱传统文化和时尚生活方式的文化消费者。用“数字思维”赋能文创产业,促成设计成果的市场转化,实现对优秀作品的商业赋能及价值升级。(川观新闻 吴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协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

  桃纺墓群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漳江街道,墓群分布在沅江西侧的台地上,面积约300余亩。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因房地产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21第036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桃源县文旅广体局对项目红线范围内涉及的墓群区域开展配合性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共发掘墓葬307座,其中战国墓70座、唐墓1座、宋墓89座、明墓27座、空墓120座,出土器物472件(套)。还发掘宋代遗址一处,发掘面积625平方米。现将桃源桃纺墓群墓葬考古发掘收获简要介绍如下:

  A型墓 39座。一般长大于宽,部分墓长宽尺寸差别较小,接近正方形。墓底宽度一般为1.4米以上(不含1.4米),其中带斜坡墓道的墓葬7座。部分有葬具,葬具为单棺、一椁一棺或两椁一棺。

  M179: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90°,墓圹上部被破坏且被Y2打破,墓壁内收呈斜坡状,墓口长3.84~3.98米、宽2.9~3米,墓底长3.22~3.23米、宽1.96~2.06米,残深2.6~2.8米,墓道残长2.4米,宽1.3~1.5米,残深0.92米,距墓口1.9米出现棺椁,棺椁盖板已腐烂,无头箱和边箱痕迹。椁底由四根方木拼接而成,保存较完整,棺椁侧板及挡板均由2块木板上下垒砌而成,枕木呈圆柱形,直径0.12米,中有凹槽,深0.05米。墓底两端有枕木沟,枕木沟长2米、宽0.38米,深0.1米。随葬品置于椁室东侧,包括陶鼎1件、陶敦1件、陶壶2件、陶豆2件。

  B型墓 15座。长度均大于宽度,墓底宽度一般大于0.86米,小于或等于1.4米。部分有葬具。

  M180: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90°,墓圹上部被破坏,被M182打破,墓壁斜直内收呈斜坡状,墓口长1.92~2.76米、宽1.22~1.3米,墓底长2.52米、宽1~1.1米,残深0.5~0.7米。随葬器物置于墓底东北角,为陶罐1件。

  C型墓 19座。墓底宽度小于或等于0.85米,墓坑较狭长,无葬具、部分有头龛。

  M50: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92°,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壁微内收呈斜坡状,墓口长2.26米、宽0.7~0.76米,墓底长2.16米、宽0.58~0.68米,残深0.94~0.96米。西侧墓壁距墓口0.12米处有一长方形头龛,宽0.46米、高0.28米、进深0.24米。随葬器物置于头龛,包括陶罐1件、陶豆1件。

  M71: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35°,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壁微内收呈斜坡状。墓口长2.68~2.75米、宽0.8~0.92米,墓底长2.62~2.68米、宽0.8~0.88米,残深1.35米。随葬器物位于墓底中部与东北角,包括四系壶、陶罐、硬陶钵、硬陶小杯、瓷碗、瓷碟、铜镜、铜钱各1件,瓷盏3件。

  砖室墓 5座。均为长方形砖室墓,以长方形青砖垒砌而成,其中1座较完整,其余残损严重。

  M170:长方形砖室墓。墓向264°,墓圹上部被破坏并被现代基槽打破,墓壁由青砖错缝砌筑,共19层,青砖长0.25米、宽0.11米、厚0.04米,墓底无青砖铺设,墓顶由八行花岗条石封口,其缝隙以青砖密封,条石均被压断。墓底四周用石灰填充,石灰层厚0.3米、宽0.1~0.25米。墓圹长3.08米、宽1.2米,墓室长3.05米、宽1.1~1.16米,墓室内长2.64米、宽0.94米,残深0.82米。随葬品集中放置于墓底中部,包括铜镜1件、铜扣1件、铜钱数十枚。

  竖穴土坑墓 84座。部分带有头龛或侧龛。长度普遍小于2.4米,宽度普遍小于1米。

  M42: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202°,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壁北侧有一长方形头龛,底宽0.5、高0.43、进深0.26米。墓壁竖直。墓口长2.46米、宽0.78~0.86米,残深0.41~0.61米。随葬器物置于头龛与墓底南侧。包括魂瓶2件、铜簪1件。

  M6:石灰椁墓,方向88°,墓圹上部被破坏且墓室东部被现代坑打破,墓壁竖直。石灰椁宽0.14~0.2米,墓口残长2.3米、残宽0.8~1.04米,残深0.05~0.13米。随葬器物置于墓底中部的腰坑内,为瓷罐1件。

  M15: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10°,墓圹上部被破坏,墓壁竖直。墓口长2.38米、宽0.8~0.84米,残深0.18米。墓室南端用2块青瓦铺架成一两侧高中间凹的瓦枕,随葬器物位于墓底中部与南侧。包括铜镜1件、铜簪3件、铁发箍1件。

  桃纺墓群发掘墓葬307座,其中战国墓70座、唐墓1座、宋墓89座、明墓27座、空墓120墓。

  战国墓70座,出土陶器、铜器、琉璃器等72件(套)。其中,陶器有鼎、敦、壶、豆、勺、匕、匜、罐、钵、纺轮等,陶器组合较为固定,以仿铜陶礼器鼎、壶或鼎、敦、壶的组合及日用器豆、罐的组合为主;铜器有剑、戈、矛、匕首、镜、环、带钩等,无铜礼器;琉璃器仅出土蜻蜓眼1件。

  宋墓89座,出土陶瓷器、铜器、玉器、铁器、金器、水晶等316件(套),其中陶瓷器有瓶、壶、罐、瓮、碗、钵、盏、碟、杯等;铜器有铜钱、铜镜、铜簪等,铜钱大多为宋钱。铜镜以素面圆镜为主,另有方镜、葵花镜、桃形镜等,部分为湖州镜。此外还出土有水晶簪、玉环、玉料、金箔、铁发箍等装饰品。

  明墓27座,出土瓷器、铜器、铁器等73件(套),其中瓷器有瓷罐;铜器有铜镜、铜钱、铜簪等,铜钱大多残损严重,无法辨识,部分铜簪经鎏金处理,做工精致。

  本次发现的战国墓葬均为中小型墓葬,随葬器物以陶器、铜器为主,同时随葬有陶器与铜器的墓葬极少,仅有4座。桃纺墓群中的战国墓葬既有典型的楚式墓,亦广泛分布有巴濮等文化因素,其文化内涵较为复杂。这批战国墓葬距离桃源县西北部的采菱城遗址仅5千米,且墓葬时代与采菱城沿用时代大致重合,推测墓群的主人应为采菱城及周边居民。

  唐墓虽仅发现1座,但其随葬瓷器非常有特色,多为北方定窑系,鲜见湖南本地及周边瓷器,墓主人很可能为中晚唐时躲避战乱而来的北方人。

  大量宋墓与宋代遗址的发现,印证了桃源县志中宋乾德二年(964年)桃源设县的历史记载,墓群所在的区域应为当时桃源县城的西郊,该区域除墓葬外,另发现有房址、灰坑、窑址等遗迹,共同构成了一处功能较为完备的小型聚落。

  明墓的清理为了解明代桃源地区的墓葬制度、地方史、社会史提供了新的视野,填补了本区域内的研究空白。

  桃纺墓群发现的墓葬虽大部分遭破坏,多数墓葬仅存底部,但其规模庞大、内涵丰富,墓葬年代从战国延续到明代,为我们了解本区域内墓葬的空间分布情况、聚落形态及不同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经济、文化面貌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湖南考古网)

  杭州古海塘临平段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重大进展,根据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考古发现:临平段古海塘是杭州范围内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古海塘。

  临平段海塘总长约8000米,修筑于清中期,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古海塘范围涉及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乔司街道,东与嘉兴海宁市许村镇翁家埠接壤,西止于乔司与杭州市上城区九堡镇交界处,从东向西穿越了钱塘社区、万常社区、天万社区、吴家村、三角村、胜稼村6个社区。

  也就是说,在百年前,不仅在海宁盐官镇能观赏到钱塘潮,临平也有视线月,由于运河二通道项目建设,临平古海塘的发掘保护工作正式开启,目前古海塘发掘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

  临平段古海塘总长约8000米,主要由独立的两条组成,北部为石塘,南部为柴塘。北部石塘顶宽约1.5米,共由18层石条铺砌而成,柴塘与石塘平行,相距约26米。

  在石塘底部迎水面还发现了用来加固防支泥沙流失堆积的柴草,在历年古海塘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颇具地域特色。

  发掘后重现的古石塘有6.4米高,临平段古海塘基本保存完整,是研究我国古代石构水利工程技术的经典实例,现已被列为第七批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古海塘临平段的发现,是杭州市临平区继大运河、超山梅花、良渚文化玉架山遗址后,又一张文化金名片。(光明日报 陆健)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