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闽山闽水物华新】GET古人消暑智慧!为什么这些古建筑里都这么凉快

中国古建网2022-12-07古建筑设计古建彩绘内容
古建测绘草图,古建彩绘内容,正定古建彩绘,【闽山闽水物华新】GET古人消暑智慧!为什么这些古建筑里都这么凉快,古建测绘草图,古建彩绘内容,正定古建彩绘这些或圆或方的建筑里,不仅弥漫着生活烟火的气息,还藏着古人们避暑的智慧。

【闽山闽水物华新】GET古人消暑智慧!为什么这些古建筑里都这么凉快

【闽山闽水物华新】GET古人消暑智慧!为什么这些古建筑里都这么凉快,

  古建测绘草图,古建彩绘内容,正定古建彩绘这些或圆或方的建筑里,不仅弥漫着生活烟火的气息,还藏着古人们避暑的智慧。

  本期小编带大家来探索福建那些古建筑的奥秘!一起走进古厝,看一看,瞧一瞧,触摸那段被岁月凝固了的文化。

  三坊七巷的建筑适应了福州地区湿热的气候环境,高出一般民居的屋顶在隔热采光的同时,能更好地吸纳东南方向吹来的海上气流,充分利用天井的优势使建筑成为适合人居的环境。

  由于福州处于较为潮湿的东南沿海,所以古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非常注意基础的防潮,大多在前后檐下采用砖石(青石板)铺地,便于夏季散热,而厅内通常在下面做地垅墙,上面铺杉木地板。这种做法既能防潮隔热,又能保持室内的通风。

  平潭是福建省少雨区之一,雨热同季,岛上多岩石,加上四面临海,终年风大浪大,平潭人就地取材,以条石、毛石、青石等块状石料为墙体的主要材料,以木材作为楼板以及屋顶结构,先将石头加工成大小不一的方形石块砌成房屋主体,石屋的屋顶呈“人”字形,没有雨檐;然后再用拱形瓦片铺盖,并在上面压上数不清的花岗岩。一方面,以防大风掀瓦;另一方面,恰巧可以利用花岗岩蓄热系数大的特性, 抵御太阳辐射,降低屋顶温度,从而改善室内气候。

  石头厝的墙体材料多为花岗岩,较为厚重,且花岗岩蓄热系数大,加之石头厝窗子较小,好似一个恒温的洞窟,白天房屋外表受太阳光曝晒,温度升高,但内部仍能保持凉爽。

  平潭夏季温度较高,建筑外墙面积不宜过大,石头厝的外形简单方正,有防热作用。

  闽南古厝注重挡风、避雨、通风、采光等设计,以其独特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来适应闽南沿海湿热的气候特征。

  闽南古厝正中间的大门内凹,称为“塌寿”或“凹寿”(凹秀)。塌寿具有遮阳、避风、挡雨等实用功能,可以为路人和流浪汉提供临时躲避风雨的场所,反映出闽南人宅心仁厚的品德,也适应于春季多雨、夏季多台风、秋冬季多大风的闽南气候特点。

  闽南古厝每两进(落)之间的中间位置设有天井,天井具有采光、通风、防晒、防雨、防火等诸多功能。天井一般为方形,地势低于房屋,在东南西北各个方位都设有排水孔,下大雨时能够及时排水;天井里一般会摆设花草盆栽,通常还会置放数口水缸,水缸里储备雨水,平时可用来养鱼浇花,发生火灾时则用来取水灭火;阳光充足时,可以晾衣晒被;夜晚还适合纳凉、聊天、赏月。

  “冷巷”主要指代传统闽南建筑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使得房与房之间的通道形成自然的遮阳效果,进而在建筑之间形成气候缓冲区。在这块气候缓冲区内,空气可以通过对流带走砖石建筑的表面热量,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福建土楼以夯土墙承重,外墙大都一米多厚,最厚达两米多,墙体材料就地取材,使用当地常见的黄土、石块、竹木、青瓦作为建筑材料。聪明的客家人将竹条等材料夯进土墙内部,使墙体更有韧性,可以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还有的土楼在建造过程中,往夯土中添加红糖糯米水,加固墙体。

  由于夯土墙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墙体厚度大,所以具有保温、隔热、透气的性能。在潮湿的环境中,土墙可以吸收水分;环境干燥时,释放水分,有益居民健康。

  在炎热的夏天,由于高墙的围合加上巨大屋檐和走马廊的遮挡,土楼内房间的日照时间减少,大部分处于阴影中,内院和房间都十分阴凉。

  在通风上,土楼的大门通常是楼外与内院连通的唯一通道。大型的土楼最多增加两个侧门,即增加了两个窄通道。大门和侧门自然成为土楼的进风口。这些通道形成的“巷子风”,使得门厅成为全楼最凉快的地方。

  安贞堡是一座居住和防御相结合的大型土堡,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 平方米,堡内分前后四进院落、上下两层,大小房间共360余间,可供千人居住。

  安贞堡背依大山的马蹄形凹地,有青山环抱,有碧水长流。夏天凉风习习,而冬天凛冽的北风又被高耸的案山所挡。

  此外,安贞堡所处的永安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方,其上风向为大片梯田区,稻田中的水体不仅吸收部分夏季的热量蒸发,使得空气温度降低,还能增加空气湿度。

  安贞堡是一座围龙屋式的建筑,外墙是用厚石垒砌加土夯制,高 9 米,厚约 4 米。厚重的墙体不仅能防雨、防风、隔热,还能调温调湿。

  内部则是院落式的木构建筑。整体是围廊式土楼与厅堂为中心结合的院落式民居。因此,整个建筑是以木构为主的木、石混合结构。

  安贞堡的建筑墙体开窗较小,堡内外屋檐挑出、层层跌落。 前者使得墙体的窗洞口仅仅满足基本的采光、通风和瞭望射击的需要,这样就避免了大窗口会引起过多热量进出的问题;而后者主要是指安贞堡建筑顶部层层跌落和悬挑,加上堡内檐廊、桥厅等交通空间的构建,形成了堡内丰富多变的阴影空间,不仅可以有效遮挡阳光,降低房间的温度,还能充当缓冲空间给吹进房间的风进行预冷。此外,这些遮阳构件还具有防雨、引风等综合作用。

  由于安贞堡外墙的高大厚实,所以外界的自然风很难通过风压通风的方法进入堡内,因此安贞堡采用“小而多”的天井布局模式,一方面满足不同区域日常采光之余,也避免吸收过多的太阳辐射;另一方面,天井具有一定“烟囱效应”和风压通风能力,可以改善堡内空气环境,即使夏天古堡内也不会闷热。

  安贞堡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微气候环境。院部分由于引入了山泉,加上雨水收集设施,在土堡西高东低地势影响下形成水体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蒸发散热的方式改善着堡内空气的温度、湿度,而院天井中广植的绿色植被也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着环境温度,增加空气湿度,默默的影响着微气候环境。

  “厝”是闽方言的特征词。无论迁徙到何处,闽人都用这个字来称呼自己的家,“厝”不仅仅指建筑的物质实体,还与住宅、家庭等含义紧紧联系在一起。

  福建的“厝”文化,既体现了古时闽人们的智慧,又深深嵌入了这片孕育了闽文化的土地中。

  [1]张鹰.论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及建筑的地域特色[J].福建建筑,2001(04):3-5.

  [2]陆烨.福建平潭石厝的气候适应性技术初探——以山利村为例[J].中外建筑,2018(08):141-143.

  [3]赵惠芳,徐海燕,叶晓冰,华晓白.闽南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应用分析[J].海峡科学,2021(05):30-33+53.

  [5]曹磊.福建闽中土堡的环境适应性——以永安安贞堡及其附属建筑为例[J].福建建筑,2018(09):30-35+69.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