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文化

古建文化

金小军丨浙东名刹:一座跨越千年的保国寺

中国古建网2023-05-08古建文化古建彩绘定做
历次古建测绘,古建彩绘定做,古建彩绘红,金小军丨浙东名刹:一座跨越千年的保国寺,历次古建测绘,古建彩绘定做,古建彩绘红通江达海,好运天下。为深化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与传播,拓展文旅融合,让古运河进一步“活”起来。我们将从近期开始以公众

金小军丨浙东名刹:一座跨越千年的保国寺

金小军丨浙东名刹:一座跨越千年的保国寺,

  历次古建测绘,古建彩绘定做,古建彩绘红通江达海,好运天下。为深化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与传播,拓展文旅融合,让古运河进一步“活”起来。我们将从近期开始以公众号的形式开设《浙东运河文化专刊》。欢迎同仁赐稿(论文、散文、诗歌、回忆文章均可)。

  保国寺位于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的灵山山麓,面临汇海的慈水,东联“海上丝绸之路”,西接浙东运河支线。保国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也是浙东运河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遗产点之一(图1),拥有公元 9 世纪至 20 世纪不同时期的古迹遗存,并与周边原生态的山林环境风貌相互映衬,跨越千年风雨岿然屹立。

  据《保国寺志》等书记载,保国寺始建于东汉,原名灵山寺。唐会昌五年(845年)寺被毁,广明元年(880年)重建,并改名保国寺。历经兴衰,现存建筑在中轴线上,自南至北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两侧有钟楼、鼓楼和僧舍(图2),占地面积13280平方米,另有山林397亩。

  保国寺拥有青山环抱的寺院环境。灵山历史上有“东来第一山”的美称,古建筑群就建在灵山山凹地之上,背枕贸峰,左辅象鼻峰,右弼狮岩峰,三峰环抱一岙,地势幽深,形成盘固之势(图3)。清代嘉庆《保国寺志》中写道:“灵山僻处海偶,古名人罕至……发脉之祖,乃从四明大兰而下,至陆家阜过江百余里”。登灵山,清晨东望,可见海上的曙光,傍晚西望,可观浙东运河蜿蜒流长。

  踏进这片寺院净土,龙盘虎拏的古樟苍翠古朴(图4)。前导区蜿蜒道径,以溪流为引导,涌汇多脉水系,并经灵龙泉(图5)汇聚清流,潺潺而下。曲折盘旋的景观空间过渡后,得到了“涤尘嚣、远襟怀”的净化,人们感受到的是“到门正喜溪泉绿,设榻偏邻竹坞清,已觉烦嚣消欲尽,石栏又见月斜明。”在江南地区多雨潮湿且台风等自然灾害频袭中能屹立千年而不倒,主要是选址科学,能够借助四周起伏的山峦,减弱风力,抵抗飓风的袭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要维系环境长期的稳定性,仅凭利用自然这一先天条件仍显不足,更在于人们生活空间的合适距离,对人文环境和谐之美的不断追求。保国寺是我国南方地区保存建置完整的古建筑群,保留着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构成了各时期的建筑文化遗产(表1),代表着我国南方古代建筑技艺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无论是建在宋代山门旧址上的天王殿,还是从其它寺院迁来的经幢(图6),都饱含了岁月的积淀;南宋时期开凿的净土池是保国寺佛教宗派由天台宗变为兼修净土宗的见证(图7),明御史颜鲸题 “一碧涵空”四字于池(图8)。清代钟鼓楼轻盈的翼角还给寺院增添了灵动生机(图9)。民国九年(1920年)最后一次展拓基址的产物藏经楼(图10),带有浓厚的中国近代建筑特点。

  除了不同时期的建筑,还有被建筑和围墙分隔的大大小小的院落,院落也随地形隔成起伏的一个个小天井。根据建筑功能的不同,天井的景观有栽花种树,有铺装休闲,极具生活情趣,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空间氛围。这些优美的寺院环境景观被历代信众所咏颂,如“残春寻古刹,一径入云霞。竹气寒山日,松风落涧花。”“四面苍松环净土,一湾翠竹护沙门。”王安石也有诗云“楼依水月观,门接海潮音。”海潮音又赋予寺院文化内涵,以图利用海潮的永恒象征寺院佛法的永续。在这些人文情怀背后隐藏着维系寺院环境秩序平衡的秘密,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需要我们倍加珍视。

  千年木构古建筑在中国已屈指可数,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等气候干爽的北方地区(图11)。保国寺大殿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宋代木制建筑为数不多的实例,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它是代表11世纪初最先进的木构建筑的“标本”。

  图11:公元十至十二世纪中国木构建筑遗产分布(源自保国寺“华夏伟构展厅”展板)

  根据相关研究,保国寺大殿建造年代比《营造法式》成书年代早了整整90年,但它的许多结构做法与《营造法式》记载如出一辙,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古建”,是分析和拆解《营造法式》中南方技术因素的最重要的实物线)。比如小材大用的拼合柱、符合规制的材分等第、领先世界的断面比例、海内孤例的虾须拱、科学合理的开榫打卯、造型古朴的月梁阑额等。它也是研究中国建筑史、古代东亚建筑文化圈的重要“活化石”。

  图12:大殿前进空间仰视图(图源自《宁波保国寺大殿》勘测分析与基础研究)

  拼合柱(图13)这种“绿色建筑”做法被载入《营造法式》承续千年,柱身有明显的侧脚,柱头向内收进一定比例,这是运用建筑结构力学的几何原理,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以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进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图14)。木材主要由当地和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图15) 东亚地区运输而来。现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内所藏的清雍正十年(1732年)《培本事实碑》曾记载:“乃敢浮海伐木购材,始茸山门,继修正后两殿……”。同时以保国寺大殿为代表的江浙一带建筑遗迹对海外(如韩国的修德寺大殿、日本的奈良东大寺)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还保留着明州工匠所建的遗存和文字史料记载。

  图15:唐宋时期明州港海上航线图(图源自《中国·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图录》)

  大殿的藻井(图16)置于前槽顶部呈穹隆状的天花,是我国现存木构建筑中唯一按大木作选材的孤例,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柱头与卷杀阑额上铺装,依靠榫卯结合(图17),用材截面3:2比例兼顾了构件的刚性、强度和出材率等问题,刚柔相济的节点构造也反映了宋代建筑艺术的繁荣。

  报国寺并没有传统寺院梵音袅袅的景象,相反以一座大型文物古迹而为世人所熟知。保国寺走出了一条国保单位文物保管所转型升级为国保单位专题性博物馆的保护创新发展之路。一批科研人员对保国寺大殿不断进行价值研究方面的保护和突破工作。《宁波保国寺大殿》《东来第一山——保国寺》等书的出版,奠定了保国寺大殿作为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史的一个“标本性”范例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见证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字技术对大殿进行变形、沉降和环境信息实时监测、采集与展示,成为国内首个实施科技保护的古建筑。这些都推动了对建筑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从抢救性到预防性的转型。

  此外,保国寺古建空间内数字文博展陈又是一大创新。它突破了展示空间局限,通过多种展示手段结合,充分利用沉浸式游戏等数字手段,减少对古建筑本体的干预,打造出“可体验、可参与、可释读”的观展体验,使观众“看得懂,能触摸,记得住,有感悟”。如天王殿序厅正中裸眼3D效果展示(图18);大殿采用原真性的展示手段,配以AR虚拟现实互动;观音殿通过数字交互体验的形式(图19),让游客在参与学习、体验游戏、启发思考中理解;藏经楼则是通过多媒体沉浸式的体验方式(图20),让游客了解海丝之路如何远播东亚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在非遗木作体验展厅还可以探索古建筑的奥秘。

  流光瞬息,日月倾城。保国寺大殿的遗产价值不仅体现在文物价值本身,更体现在后人对前者的保护上。正是在这片向海而生的土地上,保国寺将木构建筑的绝妙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经历了千年的大浪淘沙,已幻化成最晶莹剔透的瑰宝,在激荡滂湃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正所谓“长物者,能亘古久远”。透过它,曾经那些波澜壮阔、生机勃发的海上文化碰撞与交融仿佛重回到我们的眼前,再次向世人展现东亚建筑文化圈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无穷的文化魅力,不断续写新千年的奇迹和新的希望。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