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房地古建匠心修缮北大红楼焕发时代光彩
首开房地古建匠心修缮北大红楼焕发时代光彩
首开房地古建匠心修缮北大红楼焕发时代光彩,古建贴金彩绘,古建绘画颜料,日本古建手绘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一座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楼体建筑静述着红色岁月……7月21日,一场“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在北大红楼展出。
看着络绎不绝参观者,首开房地集团古建分公司北大红楼修缮工程项目负责人陈会征不禁感慨道,修缮后的北大红楼,承载了“觉醒年代”的记忆。
北大红楼建筑是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的北大红楼,曾是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馆的所在地,李大钊、等人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此相继展开,北京的早期组织在此孕育诞生。
去年9月底,身为党员的项目经理陈会征与多名各专业工长一道,进入北大红楼现场,开始参与为期70天的保护修缮工程。此次保护修缮工程由首开房地集团与中建八局携手承担,在保持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屋面局部防水、腐朽木构件加固、外墙立面裂缝封堵、石质窗台裂隙、外立面灰砖、砖缝修补等改造更新,做到修旧如旧,让红楼焕发出新的光彩。
“北大红楼是中国的孕育之地,在建党百年来临之际对红楼进行保护修缮意义特殊。我们从进驻开始就下定决心,不仅要把红楼保护修缮好,还要使这座北大红楼能继续延续百年气韵。”陈会征告诉记者。不同于以往的修缮改造工程,北大红楼已有百年历史,这里的一砖一石、一门一窗,甚至踩上去吱吱作响的木地板,都承载着珍贵而厚重的红色记忆。“要最大程度保护恢复北大红楼的历史风貌,就要用“绣花”功夫做到对百年建筑的“最小干预”,这对修缮匠人是巨大挑战。”
北大红楼坐北朝南,平面为“凹”字形,为砖木混合结构,1961年,北京大学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后的岁月里,红楼进行过多次修缮。
“在北大红楼的保护修缮前,我们主要参考1961年至1962年修缮工程,细致考证北大红楼的原形制、原工艺和历史原貌,大到街区环境、小到墙缝修补,都让维修工作有据可依。”陈会征平说。
本着坚持最小干预,精心组织实施的原则,项目团队联合文物保护专家像中医看病一样,多次对北大红楼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检,对地基、墙体、木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开展了专项检测,尽可能摸清旧址建筑的保护现状和安全隐患,并对其修缮部位反复论证、对比试验,力求遵循原工艺、原做法,尽可能保留历史信息。
“从建筑来看,北大红楼是一栋非凡的建筑,从党史上来看,北大红楼也有着珍贵的红色文化。所以这次修缮首先是保护,然后才是维修。比如红楼的窗户,外面依然采用原来的木质门窗,里面从节能角度考虑,再增加一层玻璃窗。已过时的暖气片,也还要轻拆轻卸调整后原处回装。”首开房地集团古建分公司北大红楼修缮工程项目负责人刘安平说。
在修缮红楼的楼面及围墙砌体的勾缝时,为了修旧如旧,对照传统工艺,项目团队按照专家会的意见,采用7:2:1比例混合熟石灰、沙子、黄土来封堵楼面缝隙,用砖粉修补砖面裂缝,又在砖缝处调配白灰、中砂混合砂浆勾抹灰缝。
“这次的修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细节较多。你看,在红楼4处门厅的门头石柱,如果没有对它进行“体检”从外看根本看不出石柱因年久受损,柱体内已有不少裂缝。”刘安平站在红楼门口的一旁石柱前介绍,一根根看似普通的石柱,也有着复杂的修缮工艺。并且石柱外立面修缮施工也需要对文物本身的历史及特殊工艺尽可能保留。
古建匠人沈师傅从事古建修缮工作已有20余年,据他介绍,在充分细化施工材料、做法、工艺及修缮技术后,他首先对红楼门厅前的石柱进行了反复试验,确定最终的施工方案。随后,打点、勾抹、补强、修整、粘合、加固,每一个细节都相当关键。尤其是砖柱的表面要按现状形制作出疙瘩的质感,石柱修缮共有9道工艺,其“甩疙搭”传统工艺是最后一道,要将调制后的石灰一点点均匀的弹到柱体表面,这时非常考验师傅的手法和力度。沈师傅说道:“这样修补后的石柱才会与周边颜色协调,丝毫没有突兀感。”
占地面积15840平方米,东西宽110.8米,正楼南北进深14米,东西两翼楼南北进深各32.8米。在70天的时间里,首开房地集团对北大红楼古建筑、老房屋进行了保护和维护,中建八局对管线、排水系统、楼体抗震等进行了改造、对功能性用房及走廊等进行了保护修缮。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除了把红楼保护修缮好,管理好、运用好红楼资源也是一个重大课题。”刘安平说,从进场的第一天起,项目团队深入学习了北大红楼所承载的光荣历史、蕴含的革命精神、彰显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对革命旧址修缮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想到这曾经是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辈工作过的地方,首开房地集团作为国企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此次修缮工作不仅要做到‘形’的修补、‘神’的还原,也要不断传承红色文化。”陈会征说,北大红楼是中国的孕育之地,修缮革命旧址的过程亦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
目前,北大红楼经过修缮焕发出新的光彩,已于今年6月29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每日可预约接待1000人次。开放后依托北大红楼文物本体和现有60多个房间的结构布局,将楼内6处历史场景复原(图书馆主任室、文科学长室、第二阅览室、五四筹备室、登录室、大教室)和31处旧址信息纳入展览流线件。
“通过此次高标准高品质的修缮,将北大红楼这样的革命旧址重新出现大众视野,希望能为广大党员重温中国百年征程贡献力量,向公众讲述觉醒年代的故事。”陈会征说。
相关文章
- 无法逾越的中国建筑艺术之旅
-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庄浪石桥村:做活文旅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品读历史建筑 感受人文情怀
- 预计年内完工通州这处标志性古迹将重现历史风貌!
- 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峡两岸传统建筑装饰的保护与传承
- 品鉴赏石文化 知行在我心间 河洛石文化博物馆研学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 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 党群文化墙设计制作中国古建筑9个等级
- 东大建筑学院迎来95周年院庆一批珍贵手稿和图纸首次展出
- 杭州文化观察:什么时候能看见南宋“大内”?
- 沂水龙家圈街道:用多彩的“文化墙” 提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 榆社新闻:县古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榆社县古建技能培训学校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山东:杜绝拆除承载老字号有关功能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
- 万达蓝城凤起上河还有房源吗?万达蓝城凤起上河装修效果图有吗?
- 讲座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专题十六讲
- 赤峰城区地标性建筑每处都有一段回忆
- 港南区政协考察组到白沙镇考察传统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 山东一座“豪宅”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完善的一座别墅
- 当年勇敢自立的石头现在满身才艺网友:阿姨等你10年!
- 济宁市住建局:四个维度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