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泛国产化中场回顾:承上启下蓄势待发
软件行业泛国产化中场回顾:承上启下蓄势待发
软件行业泛国产化中场回顾:承上启下蓄势待发,古建庙宇图片,建筑景观的定义,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师国产化是我国IT基础产业中长期发展的确定性趋势,2022年是其中承上启下的一年。随着国产化行至中场,在本文中,我们对上一阶段产业发展成果以及上市公司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并展望国产化的下一阶段的进展。进入2023年,我们看好国产基础软硬件和核心应用软件产业在下一轮国产化进程中实现新的突破,重申推荐国产化核心龙头公司,并看好外延趋势上的央国企数字化、数据产业链和智能制造方向。
复盘与回顾:过去三年政府领域先行并初见成效。1)建设进展:2020-2022年第一阶段的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替代在政府领域的内部办公相关系统中先行落地,并在部分关键行业试点。2)落地节奏:2020年下半年密集招标,至2021年逐步收入兑现,到2022年行至承上启下的中盘阶段。3)行情回顾:上一轮行情在预期主导下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2019-2020年初市场整体预期较为乐观,而实际招投标显示部分环节价格低于预期;4Q22中长期趋势确定性强化驱动新一轮行情。4)业绩及预期兑现:业绩层面,基础软件、办公软件、核心芯片龙头公司收入及利润同比增速表现较好;预期层面,主要公司收入端兑现度尚可、利润端兑现度一般。
趋势与展望:从政府至行业,行业国产化空间更加可观、模式更为灵活。我们估计行业国产化涉及的办公人群总量超过6,000万量级,短期优先覆盖人群近2,700万。我们认为行业国产化和上一阶段政府国产化在模式上存在差异,从需求侧看,行业端自下而上推进,多由行业内机构牵头,推进模式与节奏更灵活;从供给侧看,行业客户对软件产品力要求更高,在供应商选择上更市场化、更开放。从基础软件国产化到应用软件泛国产化。过去几年国产化重点主要在办公系统的基础软硬件层面,我们认为后续国产化将涉及更多经营管理及核心业务系统,带来更多应用软件泛国产化机遇。我们认为应用软件国产化由供给端产品力驱动,目前在中端应用领域本土产品力已基本和海外对标持平,下一步向高端场景迈进。此外,我们认为云端国产化与数据要素建设亦将成为泛国产化新的发展方向。
建设进展:过去三年政府核心办公领域先行进展,并向部分关键行业试点渗透。我国较早便开始对信息技术关键领域进行科研布局,2014年起在政府领域实际生产环境中小范围应用试点,而后又经多年准备蓄势,叠加近年外部客观环境变化驱动,在2019年正式启动初具规模化的国产替代进程。2020-2022年第一阶段的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替代在政府领域的内部办公相关系统中先行落地,实现对约600万办公人群的覆盖,同时在部分关键行业如金融、电信、电力等亦有试点进展。
落地节奏:2020年下半年密集招标,至2021年逐步收入兑现。从上一轮国产化的落地节奏来看,在2019年政策和规划逐步确认后,2020年疫情缓和后下半年开始进入招投标密集落地的阶段,考虑到交付周期,各环节上市公司的收入端确认基本会滞后1-2个季度。总体来看,上一轮国产化招投标主要集中在2020年,虽然各公司收入确认节奏略有不同,但整体到2022年,上一轮余量已较为有限,而下一轮的工作进展仍在规划,政府领域的国产化工作进入承上启下的中盘阶段。
行情回顾:预期主导行情走势下,4Q22中长期趋势确定性强化驱动新一轮行情。我们复盘2019年至今的核心国产化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发现,上一轮行情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市场情绪主要受当时对未来国产化预期的影响。2019-2020年初市场整体预期较为乐观,202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密集的招投标阶段,但由于国产化市场放量初期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开始关注到部分环节出现价格低于预期的情况,股价逐步高位回落。进入2022年,一方面上一阶段省市级国产化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另一方面下一阶段工作仍在计划部署中,同时叠加局部地区疫情影响,今年成为承上启下的一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后续推进计划节奏逐渐清晰,中长期趋势确定性进一步强化,新的一轮泛国产化行情也在9月份左右开始启动。
图表:预期主导行情走势,2022年为承上启下过渡年,4Q22中长期趋势确定性强化驱动新一轮行情
注:我们定义的国产化指数主要包含金山办公、东方通、中国软件等10家国产化领域核心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业绩兑现:基础软件、办公软件、核心芯片领域龙头公司业绩兑现表现较好。国产化替换涵盖各关键基础软硬件环节,从上一轮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兑现度来看,金山办公、麒麟软件、达梦数据、人大金仓、海光信息等基本都在2020、2021年表现出较高的收入及利润增速,利润端由于2021年计算机行业公司普遍进行了人员扩招、费用投入有所加大,因此有所分化。中间件领域公司如东方通、宝兰德业绩兑现度一般;保密配套领域中孚信息仅2020年表现较好。从分季度统计来看,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落地节奏,上一轮国产替代需求主要集中在2H20-1H21释放,4Q21以来公司业绩表现稍显后劲不足。
注:同比增速算法为(当期-前期)/ABS(前期),标红表示增速>
35%,n.m.一般为前值为空或接近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同比增速算法为(当期-前期)/ABS(前期),标红表示增速>
35%,n.m.一般为前值为空或接近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预期兑现:我们对 2020-2022 年重点公司业绩表现与 2020 年初的市场预期进行比较(具体计算过程请见正式发布研报正文):
?收入端预期兑现度尚可,利润端预期兑现度一般:从收入端来看,大部分公司2020-2022年表现整体基本符合2020年初的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市场在2020年初对于国产化“量”的预期是基本合理的;但从利润端来看,大部分公司2020-2022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2022年,部分公司出现了利润下滑和亏损的情况,这也是先前赛道持续回调的原因之一。除了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之外,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某些环节竞争较为激烈,甚至出现了局部价格战的情况导致“价”不及预期,结合重点公司在过去三年持续性的研发和销售人员扩招,导致最终利润端兑现较差,或者说市场在2020年初对于重点公司利润端的预期是过高的。
?竞争格局相对集中的环节以及各环节龙头公司的预期兑现度相对较好:各个主要环节对比来看,竞争格局相对集中、稳定,进入门槛较高的环节中的龙头公司,2020-2022收入及利润预期兑现度均相对较好。因此,在下一轮国产化中,我们建议更多关注竞争格局较优的环节,重点关注各环节内的龙头厂商。
下一阶段国产化工作将横向覆盖更多领域,纵向涉及更多环节。在上一阶段2020-2022年的工作之后,我们认为2023-2027年下一轮国产化将覆盖更广、渗透更深,从小范围试点转变为常态化工作,从狭义的基础软件国产化转变为更广泛的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国产化,从以政府领域为主转变为各大重点行业的规模化推广。我们认为,从理论的市场容量来看,下一轮国产化的空间会数倍于上轮;而从涉及的领域来看,也会进入到更多在基础软硬件之外的“泛国产化”环节,进而演绎出更为丰富的投资逻辑和机会。
政府国产化持续推进,下一阶段重点在于下沉渗透。从覆盖人群的角度来看,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人力资源部数据的综合估算显示在政府相关领域涉及办公人群总量在2,000万以上。在过去三年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将会继续向乡县级以及事业单位层面渗透,我们预计2023-2027年间政府国产化继续覆盖的办公人群需求余量约在1,500万左右。终端层面,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来估算国产化所需要的PC终端,得到其余量约在1,200万台左右,同时需要配备对应的基础软件;而在系统层级,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国产化也将逐步涉及政务系统,政府领域存量的近200万台服务器的国产化也将继续推进。
行业国产化涉及范围主要包括国企及金融机构,覆盖办公人群规模数倍于政府领域。近年来基础软硬件国产化工作渐次推进,并逐步从政府相关的领域进一步延展至金融、能源、电信等各大重点行业内的头部央企、国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1》及《中国财政年鉴 2021》,我们估计行业国产化涉及的办公人群超过6,000万量级;而由于各行业国产化进度不一,如果优先考虑行业国产化进度较快的金融、能源、通信、冶金等行业,则其短期优先覆盖的办公人群将近2,700万量级。终端层面,考虑到部分行业人员PC配比相对政府领域较低,我们认为其理论容量并不能和办公人群角度的空间相当;但在系统层面,我们认为行业国产化的空间将数倍于政府国产化,包括办公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生产业务系统,以及为其提供底层计算资源与环境的基础软件、服务器。
从需求侧看,行业国产化的推进模式与节奏相比政府端更为灵活多样。与政府端国产化相比,行业端更多是自下而上推进,多由行业内部的机构牵头,各个重点行业推进节奏具有一定差异,推进模式上亦不再要求软硬结合替换,更为灵活。因此短期我们也建议更多关注进度较快的行业(金融、能源、电信),以及进度较快的环节。
?商业模式更灵活:软硬件解耦分离,从集成转向直销。从PC终端的角度来看,政府端替代通常以台套的模式为主,采用软硬件绑定的方式,且在招投标环节由总集成商进行统筹;而行业端替换更是从系统出发,同时并不完全依赖于集成商和整机厂商,客户会对软硬件采用独立招投标、分开替换的方式进行,而软硬件厂商也会直面客户进行销售。
?推进节奏:行业上金融、电信进展较快,环节上先办公后业务。政府端替换自上而下推动,节奏进度较为一致;行业端自下而上推进,受下游不同行业客户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需求紧迫度、预算充足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关键行业的节奏存在差异。目前来看,进度较快的行业包括金融、电信、能源等,同时先前进展较慢的医疗、教育等行业近期也有进度加快的趋势。而从各系统环节角度来看,总体上一般先从和业务直接关联度较低的办公系统开始,再向一般、核心业务系统渗透推进。
从供给侧看,行业国产化更为注重产品力、产业生态更为丰富开放。上一轮政府端国产化公司能够参与的厂商数量较少,供给侧更多注重于国产化相关资质;而在行业端国产化,相比之下能够有更多的厂商参与,同时行业端客户整体对于软件产品力的要求更高,而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也相对更加市场导向。因此我们建议更多关注产品化程度高、研发储备深厚、技术实力强劲的基础软件、通用性应用软件厂商在未来行业国产化推广下的进展。
?产品力更为关键:行业端客户的单体系统规模和涉及数据量更大,内部办公管理和业务复杂度更高,且自身IT能力较强,对系统时延、业务连续性要求更高,因此需要产品在性能、可靠性、可用性等各方面有保障,对软件供应商的研发、技术、产品实力要求更高。
?产业生态更加开放:行业端自下而上推进后,更强调供应商技术实力和产品可用性,下游客户在供应商选择上更加开放,不同技术路径的厂商均有机会参与招投标,定价亦更市场化。比如,华为牵头的基础软硬件生态涵盖硬件层鲲鹏服务器,软件层欧拉操作系统、高斯数据库等主要替代环节;其他独立技术路径的基础软硬件厂商亦通过相互兼容适配、培养合作伙伴、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产业生态。
图表:我们认为,行业国产化从需求侧看推进模式与节奏更灵活,从供给侧看产品力更关键、生态更开放
应用软件国产化从办公系统逐步进入到业务系统。实际上过去几年的国产化重点主要在于基础软硬件层,对于应用软件领域虽已有涉及,但更多仍是优先在办公相关业务层面进行(办公软件、邮箱、OA等);而从广义的维度来看,应用软件的泛国产化囊括经营管理系统(ERP、CRM)以及核心业务系统(PLM、MES)等,而目前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核心业务系统层面的国产化仍是在产品可用性的前提下,数字化与国产化逐步渐进式并行推进。
高端应用软件作为关键产业生产工具,存在一定的产业链安全风险。高端应用软件在部分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生产工具的角色,比如工业软件中的EDA之于半导体产业,高端CAD/CAE之于航空航天产业等。目前我国在半导体电子设计、航空航天设计软件工具领域仍对海外厂商有较高程度的依赖,近几年也屡见部分国家对于高端应用软件的出口限制政策。因此我们认为应用软件领域的国产化也是我国实现各重点产业生产工具自主化的主要路径,而生产工具的可用性、好用性也会成为国产化过程中的优先考量。
应用软件国产化以产品力、可用性作为更优先考量。一方面,应用软件作为各行业必要的生产工具,其产品力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生产成本优化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因此应用软件是否可用、好用仍然是下游生产厂商选型的首要考量。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于应用软件国产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提升,如2021年广东省提出实施“铸魂工程”[1],通过在供给端对工业软件厂商给予适当的研发补助,以及在需求端支持下游厂商应用的方式推动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攻关;又如鼓励重点行业国有企业软件国产化也为国产应用软件的推广提供相应的支持。
在中端通用应用软件领域,国产软件相较海外对标产品力已基本持平,市占率稳步提升。在管理软件等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国内厂商已经能够凭借本地化服务优势占据相对较高的份额,如ERP领域的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厂商在服务国企、央企领域的管理侧数字化转型中的优势日渐凸显。在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这类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领域,部分中端软件领域国内厂商与海外相比产品力已经基本持平,如中望软件在2D CAD领域已经和海外AutoCAD等产品功能相当,我们认为其有望通过性价比优势持续提升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
应用软件国产化由供给端产品力驱动,下一步是从中端应用向高端场景迈进。从需求侧看,近年来政策端和产业端都对于国产应用软件厂商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但从供给侧看,目前在高端应用软件领域,国内厂商与海外龙头厂商在产品力、应用场景、行业生态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认为供给侧的升级是应用软件国产化下一步的主要突破点。如管理软件领域ERP目标从中端走向高端,实现应用模块的进一步强化补齐,增强对大型集团企业的支持能力;3D CAD目标在国内制造业头部客户牵引下不断打磨产品,实现对大装配场景的支持;EDA目标实现从点工具走向全流程,在夯实模拟电路设计工具能力的基础上,强化数字电路设计的攻关。
国产化并不会停留在单机层面,走向云端是未来方向。随着软件上云成为大势所趋,政企机关、金融机构也在主动提出“云端国产化”诉求,希望以国产化和云化并行的方式进行新一轮的数字化升级。在云端国产化的推动下,一方面国内云基础软件厂商空间进一步打开,从互联网行业进一步拓展到政府、金融等传统领域;另一方面部分国资主导的“国资云”厂商也在加速发展壮大。结合现有的落地案例,我们总结出“云端国产化”在“单机国产化”的基础上新增了5个维度的新内容:私有/混合云、虚拟化软件、容器管理软件、桌面云、云管平台。
云端国产化工作已逐步启动,未来或将与行业国产化并行。我们从去年开始逐渐注意到政府、金融、运营商等部分领域开启了云端国产化进程,其在推广路径上也与行业国产化路线基本一致,重点行业会在国产化工作的推行过程中,逐步将对海外云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工作纳入其中;同时国内云基础软件厂商也在广泛参与和底层国产硬件兼容适配的工作,积极投身国产信息技术创新的行业浪潮。而在“国资云”层面,除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大运营商云之外,中国电子云、中国电科云以及部分具有地方国资属性的云厂商近年建设和扩展进度也在逐步加速。
随着企业及社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资料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速。自2020年4月首次明确将数据要素列入新型生产要素以来,我国陆续发布推动数据产业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指导文件。2022年来重磅政策加速出台,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激活发展潜力;6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强调建立数据产权制度;10月《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数据要素千亿元蓝海市场打开,产业链核心环节国产软件厂商有望受益。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22年我国整体数据要素市场空间接近千亿元,并有望在2022-2025年保持25%的复合增速。我们从产业链视角,综合学术研究与政策标准,将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梳理为采集存储、分析处理、流通交易、运维和安全保障五大环节在内的数据产业链。其中:
?存储环节:主要载体为数据库软件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化以供后续分析增值与商品化。我们认为,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底层数据存储系统相关建设,近年国产数据库厂商蓬勃发展,逐渐从学习追赶到自主创新。
?分析环节:是发挥、利用数据价值的核心,分析类软件扮演重要角色。我们认为,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有望推动数据分析基础平台建设,我国大数据、数据湖市场快速发展,为国产分析类软件厂商带来广阔空间,其中自研路径厂商在国产化背景下有望取得更多份额。
?流通环节:完成数据资产的价值交换,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组成。我们参考学术研究与政策标准,将流通环节进一步梳理为登记、定价、交易三个主要步骤,分别完成数据确权、价值评估、价值交换。我们认为本土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等软件,及数据安全和运维服务将作为技术提供方参与各地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交易所建设与运营。
?运维保障:IT运维保障数据存储、分析、交易环节软硬件系统稳定性,为数据产业链保驾护航,我们认为基础软硬件国产化趋势下国内三方运维服务商份额有望不断提升。
?数据安全: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展开,是数据产业链稳定运作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衍生出隐私计算、联邦计算、密码技术等为数据流通提供安全防护。
注:我们认为治理和分析环节可以发生在流通环节之前或之后,即可以直接治理分析原数据,或对衍生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资料来源:之江实验室等《数据产品交易标准化白皮书》(2022),中金公司研究部
下一阶段行业国产替代空间更加可观,我们强调应更加关注进入壁垒和竞争格局。短期来看,市场情绪仍然主要受当下时点对未来国产化相关政策、节奏的预期影响。而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一方面,后续政府端向乡县渗透,行业端“2+8”、3大系统逐步渗透空间可观;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端商业模式更灵活、供应商选择更市场化,我们认为在技术壁垒高、产品化程度高、竞争格局好的细分软件赛道,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龙头厂商能够在下一轮国产替代进程中取得更高的业绩兑现度和更好的业绩可持续性。
国产化除了在中短期解决“可用”问题,终局视角下更应追求“好用”和“超越”。我们认为,国产化替换的短期目的,是为了解决特殊环境下的科技供应链安全问题,但长期来看,国产化不能止步于追赶,而需要通过中国自主独特的路线实现超越。因此,一方面,现阶段为了降低迁移成本,对海外基础软硬件的兼容适配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后续发展更应强调中国自主的技术路线和生态建设。
我们看好中国自主开源技术路线以及具备技术领先性的国产闭源厂商共建繁荣生态。一方面,正如我们在《拥抱开源,开放场景,提升中国软实力》报告中提出的,开源是一种通过汇聚人才、集思广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迭代基础软件、建立生态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国产化替代进程中我国自主开源技术路线扮演重要角色,如操作系统领域的openEuler、数据库领域的TiDB、openGauss等。此外,我国亦有一批独具前瞻性、布局较早的闭源数据库、大数据及应用软件厂商,经过数十载的积累,在产品性能、技术领先性上不亚于海外厂商,也更能满足对供应链安全要求严苛的部分民生、特种相关行业的需求,闭源厂商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发展技术伙伴等方式亦能为我国自主软件生态添砖加瓦。
图表:我们看好中国自主开源技术路线以及具备技术领先性的国产闭源厂商共建繁荣生态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长期来看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实力、逐步开展国产化替代是确定性趋势,近年亦有较多鼓励政策、指导文件出台,但若后续各地、各部门的实际落地建设情况受疫情反复客观原因或其他因素影响,在进度和程度上不及预期,则可能出现龙头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招投标节奏存在波动:如前文提及的,行业侧国产替代主要由行业内机构自行牵头,因此各环节替代节奏不一致,主要受下游不同行业客户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需求紧迫度、预算充足度等多重因素影响,招投标节奏可能存在一定波动。
相关文章
- 建议收藏!2021年企业官方网站建设新趋势
- “泉州建材中国行”济南专场推介会举行
- 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平台(怎样挂靠公司呢)
- 馆藏中国:英国布里斯托博物馆
- 翼城史伯村有块砖雕照壁怒目圆睁的神仙下身竟是鱼身子狰狞恐怖
- 千年古镇杨柳青非遗文化有年画华北第一私人宅院的石家大院
- 夹江古建青瓦售价一个月内暴跌20%
- 仿古亭子找古木结构工厂能提供设计安装古建六角亭的那种
- 青海]厅召开公路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员座谈会-青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山区人”变“社区人”
- 广富林归来突然想去松江上大学了
- 开间92米这样建别墅超美的有堂屋和7间卧室是村中的标志建筑
- 忻州古城东城门楼及城墙规划效果图来了!
- 旅摄指南:怎么拍好南京古建筑
- 中国域名投资网为域名持有人提供免费展示平台新通用顶级中文网址域名目前全球注册量第一
- “焦虑”的万科商业跑出加速度
- 高级职称证书有4大用处退休竟然还能增加养老金你知道几个
- 上海汽车材料展展台设计-上海展览设计-上海展厅设计-汽车材料展展台设计
- 打造绿色节能建筑服务平台构建全产业链
- 时尚!200年前鹤壁这座四合院已实现人车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