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点赞】央视纪录:一位北建大测绘学科“码农”的文物虚拟修复之旅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筑彩绘衢州古建彩绘
古建彩绘简介,衢州古建彩绘,古建筑戏剧彩绘,【点赞】央视纪录:一位北建大测绘学科“码农”的文物虚拟修复之旅,古建彩绘简介,衢州古建彩绘,古建筑戏剧彩绘纪录片跟随杨溯的脚步到达安岳石窟。它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始于南朝,兴盛于唐宋,上承云岗

【点赞】央视纪录:一位北建大测绘学科“码农”的文物虚拟修复之旅

【点赞】央视纪录:一位北建大测绘学科“码农”的文物虚拟修复之旅,

  古建彩绘简介,衢州古建彩绘,古建筑戏剧彩绘纪录片跟随杨溯的脚步到达安岳石窟。它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始于南朝,兴盛于唐宋,上承云岗、龙门,下启大足。当年在大足石刻留下姓名的29名工匠,其中有18名来自安岳。

  与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不同,安岳石刻分散撒落在安岳县城境内,加上交通闭塞,10余万件石刻造像仿佛一直在沉睡,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开发和保护,很多摩崖造像在岁月侵蚀下损害严重。 文物时间越久远,保存难度越大,能历经千百年而传承遗留下来着实不易,珍贵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还原文物原始风貌成为文物管理的重要使命。

  于是,虚拟修复工程师杨溯发明了佛脸识别技术,他希望用一串串代码搭建古今的时空桥梁,让一尊尊被岁月侵蚀的佛像,得以回到被雕凿出时最清晰的模样。

  杨溯是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2004级本科生,2011年再次回母校读硕士研究生。从研究生起,他就开始参与文化遗产的数字留存和虚拟修复。毕业后,他在一家军用信息系统公司做研发工作。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是因为爱好文物,他一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没有间断,至今已经11年。2021年再次选择攻读博士研究生,目前是北京建筑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与虚拟修复团队在读博士生,师从陈军院士和侯妙乐教授。主要参与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青年学者侯妙乐教授团队在安岳石窟虚拟修复的相关科学研究。

  “没人知道佛像过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计算机解决了一些你可以想但不能做的事情。”采访中的杨溯如是说。他利用发明的佛脸识别技术,结合点云数据,为大家讲解如何用代码修复安岳石刻1400年前的唐代卧佛涅槃像。

  北京建筑大学遗产数字化与虚拟修复课题组面向国家文物保护战略创新需求,历时十余年,致力于热爱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事业,致力于基于空天科技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课题组先后参与潼南大佛虚拟修复、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虚拟修复、云冈18窟高保真复制等文化遗产保护类项目100余项,已培养研究生36名,发表相关论文108篇,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6项。获得2016年、2018年测绘科技进步奖各1项,2017年获得挑战杯专项赛一等奖一项,2019年获得挑战杯主体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侯妙乐,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导,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建筑文化哲学社科基地副主任,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修复研究。解决了文化遗产高精度信息留取、多层级表达、缺损区域定量化评估、智能修复及预测等关键难题,形成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文化遗产虚拟修复系统。

  在文化遗产保护顶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发表文章3篇。获得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入选首批“青年北京学者”、“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高创计划”领军人才、“长城学者”、“北京百千万工程”和“北京科技新星”。

  1.创建了大型复杂文化遗产三维信息留取、诊断评估与数字修复关键技术体系。

  解决了大范围高精度亚毫米级信息留取、典型病害诊断评估和定量化数字修复的难题,满足了文物保护修复工程设计规范化的需求。

  构建了国际首个彩绘颜料光谱库,研发了典型彩绘病害和隐含信息系列提取方法,率先解决了彩绘类文化遗产修复效果科学控制的难题。

  该系统广泛应用于石窟造像、古建筑和古遗址类修复保护工程,在国内开创了本体保护工程的全过程效果控制,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缺乏科学支撑的问题。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