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宅百院活化利用 无锡古建老宅“活”出新精彩
百宅百院活化利用 无锡古建老宅“活”出新精彩
百宅百院活化利用 无锡古建老宅“活”出新精彩,云南古建筑欣赏,中国古文化遗址,农耕文化有哪些如果说将古建老宅修缮复原,是帮助其“延年益寿”,那么,敞开古建老宅大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化利用,赋予其新功能,就是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生,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
近日,无锡市第三届“民心工程奖”评选活动结束网上投票,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项目从全市3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三。《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以来,全市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导向,全面开展“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探索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活化利用新模式。庭院深深深几许,在无锡,一座座古宅旧院,正焕新绽放。
从文物单位保护向文化空间、文化环境保护转变,从全面的城市改造向精致的城市更新转变,无锡正在通过“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被深度激活、时代功能价值被充分挖掘。钱锺书故居第三、四进保护利用工程于近日完工,“锺书客厅”焕新亮相。走进客厅,游客可以在此翻翻书,喝杯茶,尽情沐浴书香,用心感受钱锺书、杨绛夫妇相濡以沫的美好爱情,细细品读钱氏老宅里的动人往事:“还读书楼”是钱锺书、杨绛夫妇回乡省亲小住的地方;“梅花书屋”与无锡解放有着莫大的关联;“慎思斋”是钱孙卿先生的书房,为家中读书会客之地改造后的“锺书客厅”在尊重建筑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出多元化的空间。负责故居活化利用项目的无锡市东林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惠煜介绍,此次改造也是为了探索和搭建适合当代属性的文化交流场所,为古建筑注入新活力,展现一道独具无锡特色的人文风景线。
锡山区鹅湖镇的月溪书院,原为悟真道院,相传建于宋代。修缮后的月溪书院重启了拥有80多年历史的甘露书场,书院内还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交流座谈、亲子手工等文化活动,结合党建、商会、群团组织等阵地建设,让文保建筑“活”起来、用起来,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美化生活。同时,书画展厅将利用区镇两级书画协会、甘露学校版画协会等优质资源,开展公益书画教学、版画制作等活动。
过去,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缺少社会参与,导致诸多文化遗产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不为社会大众所认知。鉴于此,有专家指出,曾经的文物保护手段、方法、路径已经不能适应未来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新道路和新机制。
如珍珠般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古老宅院,承载着城市的过往,是一座城市树标识、展形象的重要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央视热播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开篇,让典籍文化成功出圈。早在500多年前,无锡荡口古镇便与《尚书》结下不解之缘。在《尚书》的传播与演变发展中,会通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史上首部铜活字印刷编撰校正版本《尚书》,正是由会通馆主人华燧完成。会通馆旧址位于荡口古镇景区仓河北街6号,是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走进会通馆,如同走进一个活化的汉字情感乐园,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全情参与,获得共鸣。为积极拓展文物利用新途径,会通馆设计打造了会通文创,改造提升了会通书局,推出“会通传奇”系列演艺,再现会通文化魅力。
无锡精心推动“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也是在以文化传承保护来提升无锡城市的精神涵养。在梅园西门往西的环太湖公路边,一处白墙黛瓦的农舍掩映在绿树林中。这里是无锡农村第一个基层党支部、第一个基层农民协会的发源地,也是无锡乡村第一位党员徐梦影的出生地。作为江苏省首批100个红色地名,徐梦影故居在2022年成功入选《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第二批)》。改造后的徐梦影故居成为烈士生平事迹展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徐梦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复原了当年徐梦影开办“启民社”教室的模样。滨湖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对徐梦影故居的活化利用过程中,充分挖掘、利用了其丰富的红色资源,以流动图书与沉浸式阅读活动为特色,建设了职工书屋、青年读书角、梦影微澜妇女微家“三个阵地”,通过情景党课、红色故事分享等形式,赓续红色血脉,展示城市形象。
“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宜兴市人民南路青云巷3号,有一座被现代建筑包围的古宅园林瀛园。这里原为邑人谢庭扬的私人住宅,部分是储氏望族子孙储振的“竹荫轩”旧址。清乾隆年间有香客买谢、储两姓旧宅,辟为城隍庙园,名“行园”。清道光初始,疏池叠石,兴建庭园,取“瀛洲仙境”之意,改名“瀛园”。如今,到瀛园听曲成了宜兴市民的一桩雅事。宜兴昆曲社延续民国时期“协和曲社”在瀛园内会唱拍曲的传统,联合宜兴市文化馆、宜兴市锡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以及民间文艺团体,持续在园内举行锡剧、昆曲雅集。宜兴市文物部门、文旅部门以及相关乡镇还在园中搭建了“文化遗产+旅游”融合平台,结合宜兴独特的“陶、竹、洞、茶、禅”地域文化特色,将宜兴陶、宜帮菜、阳羡茶等宜兴特色非遗“搬进”瀛园,打造“陶式生活”主题版块,让市民游客充分领略地方文化的魅力。
无锡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非遗文创等创新成果斐然。随着“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深入推进,一座座古老宅院,根据各自的气质特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用资源整合、融合利用、媒介传播、数字赋能等创新的方式和机制,让文化说话,让历史被读懂,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已成为无锡丰富旅游业态、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极,带来文旅融合的新契机。
什么样的保护才是最好的保护?“活化利用”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词汇。活化利用,意味着要因地制宜地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赋予其自我的造血功能,在合理的利用中获得新的生机。一方面通过使用历史建筑,使之不至于闲置;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这样的使用,延续、传承历史建筑所包含的文化血脉、精神力量。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拥有大量的控保文保建筑和传统老宅院,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宅经过修缮焕发新生,变为书店、精品酒店、展览馆、文化空间、文创展厅等;越来越多的古建老宅、历史建筑等存量资源将最大限度释放潜力,成为展示江南文化魅力的“最美窗口”。可以说,“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开启了无锡古建保护从单个载体试点探索转向大规模老宅活化利用,从单纯的保护迈向在活化利用中实现保护的新阶段。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为契机,无锡在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的同时,全面提升重要建筑、特色建筑、纪念建筑、工业遗产等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水平,力争到2024年底,累计打造100个以上锡城古厝活化利用的典范。这也意味着,在锡城的各个区域,将会出现越来越多可赏可观可体验的文化地标集群。“活化利用的功能定位应该包括产业性、居住性、公益性、商业性四种,与以往相对单一的公益性为主模式相比,百宅百院的活化利用突出了产业性、商业性,使用功能更加多元化。”专家表示,只有真正做到将现代人文引进老宅,才能让其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
- 宁夏:赏人文风光 品独特浪漫 叹塞上江南之美
- 四川绵阳古建筑三级资质出让【全国招投标】
- 安徽被忽略的一处古建筑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距今1400年
- 郑州公布首批212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明代祠堂和双子塔同时入选
- Sketchfab 40万3D模型支持USDZ格式下载成最大USDZ平台
- 欣赏超现实主义建筑古建筑长城赏析
- 花朵的造型张扬独特的文化魅力!随拍超大现代建筑。
- 汇付天下斗拱平台聚合支付+账户+数据能力 解决多元场景支付难题
- 145x148米三层欧式别墅带堂屋健身房顶层露台
- 古建筑插画图片江西古建筑鉴赏
- 2022年长沙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技能大赛决赛顺利完赛
- 书单 想要了解它一定不能错过的几本书
- 他用钢笔演绎了温州的古建筑之美【附春节期间文化活动指南】
- 中国建筑_中国建筑的最新相关消息_中金网
- 【记忆】建筑可阅读:泗泾古镇里这座古香古色的名人故居你了解多少?
- 天津最美建筑群是中国保留最完整的洋楼建筑现成为游客打卡地
- 世界十大建筑独特设计理念颠覆你的认知(更高)
- 马岩松的世界之路 MAD海外标志性建筑方案盘点!
- 玄关鞋柜最新设计这样时尚又漂亮一个鞋柜能顶别人两个
- 中华之美闪耀MINECON!《我的世界》中国风建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