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欣赏

古建欣赏

古韵长平绘就高平底色的“神来之笔”

中国古建网2023-05-07古建欣赏文化长廊效果图片
农耕文化有哪些,文化长廊效果图片,如何欣赏古建筑,古韵长平绘就高平底色的“神来之笔”,农耕文化有哪些,文化长廊效果图片,如何欣赏古建筑“高平,神农尝五谷之地。”在山西省高平市的金峰寺内,立有勒石于至元六年(1340年)的《金峰灵岩院记》。碑

古韵长平绘就高平底色的“神来之笔”

古韵长平绘就高平底色的“神来之笔”,

  农耕文化有哪些,文化长廊效果图片,如何欣赏古建筑“高平,神农尝五谷之地。”在山西省高平市的金峰寺内,立有勒石于至元六年(1340年)的《金峰灵岩院记》。碑文洋洋洒洒,却在开头用短短的9个字亮明了高平的“身份”,言语中流露出发自肺腑的自信。

  在刚刚结束的高平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为“十四五”期间全市努力做好的“四篇文章”之一,“古韵长平”由此肩负起了绘就高平底色的“神来之笔”。

  正如高平市委书记胡晓刚所说,高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神农炎帝故里、长平之战发生地、中国古建博物馆、上党梆子戏曲之乡,是全国古建第一县,高平珐华器被誉为“山西三宝”之首。要深入挖掘“四张文化名片”的丰富历史内涵,讲好高平故事,办好炎帝活动,打造典雅大气、底蕴深厚、韵味流长的古韵长平。

  作为神农炎帝故里,高平拥有着最为富集的神农炎帝文化密码。在这片黄土地上,始祖炎帝为华夏后裔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最早的炎帝陵石碑在高平市东北17公里处的神农镇庄里村重见天日,该碑为明万历三十九年生员申道统所立。

  “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第五届(庚子年)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大典现场。

  近年来,按照山西省委“挖掘炎帝农耕文化”的要求,高平市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以炎帝文化为桥梁,累计吸引万余名台湾同胞到高平寻根问祖,形成了两岸民众同拜人文始祖、共祈华夏复兴的盛大场景。

  每年的四月初八,前来寻根问祖的人们沿着华夏始祖留下的印记,拜谒炎帝陵、畅游羊头山,瞻仰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历史遗存,走进五谷庙、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等庙宇院落,追寻炎帝足迹,敬奉祭拜始祖。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温老先生,他曾两次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他说‘寻根’之旅后,让他在海峡的另一头,有了牵挂和心理寄托。”作为炎帝陵的金牌导游,魏冬青最深的感触就是:多少人魂牵梦绕,为的只是亲眼看一看这方热土,听一听华夏祖先的故事。

  如今,到羊头山寻根,去炎帝陵问祖,游神农文旅小镇,追寻岁月的脚步,已然成为国内外炎黄子孙慎终追远最好的“打开方式”。

  高平市四面环山,丹河水纵贯全境,崇山峻岭,地形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在高平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鼓角争鸣声去远,狼烟散尽城楼。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米山镇、谷口村、大粮山、高平关、古光狼城、长平之战尸骨坑等五十多处遗迹留存至今。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皆出于此。

  近年来,高平市不断加强文物文化资源保护传承,规划建设长平之战历史文化公园,让文物文化资源焕发出新时代价值风采。长平之战历史文化公园项目,是高平市彰显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的重大举措。项目旨在以建设“国家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历史文化地标、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代表性龙头景区”为发展目标,以“千古一战,风云长平”为总体形象定位,打造“一场看得见的长平之战,一个走得进的战国时代,一部学得懂的古代兵法”。

  在高平,还可以欣赏开化寺宋代壁画,惊叹“壁画界的清明上河图”;观摩羊头山北魏石窟,领略早期佛像的清风瘦骨;凝视铁佛寺彩塑,一睹彩塑之冠、二十四诸天的风采;仰望宋代最早建筑崇明寺的斗拱飞檐,感受唐风宋制、“断梁”结构的天下无双;走近我国现存最古老、唯一的金代戏台,聆听千年风雅宋金……这些珍品,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藏”在这座“中国古建博物馆”中。

  目前,高平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574处。其中,国保22处、省保6处(新申报16处文物正在公示)、晋城市保单位111处、高平市保33处,仅宋金时期的古建筑就超过长江以南的总和。而且,高平古村落古民居保存完整,规模大、数量多,目前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古村落56个。在高平这片约占共和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处文物,密度之大,在全国也非常罕见。

  一千年前,高平的能工巧匠,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幅精彩绝伦的丹青画壁,构筑了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土木华章。一千年后,这里的慧心匠师倾注心血,让沉寂了数百年的珐华耀世重光,不仅荣登“山西三宝”之首,也从山西高平走向世界。

  作为上党梆子戏曲之乡,高平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从1991年至今,上党梆子先后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项五朵“梅花”。土生土长的上党梆子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音乐曲调丰富,音响强劲,直观地反映人们的情感,彰显了这里的人民崇尚英雄豪杰、高扬民族正气的审美情趣。《西沟女儿》《深山腊梅》《太行娘亲》等现代经典剧目让人沉醉。

  “高平是一个抓一把泥土都能渗出文明汁液的地方,‘四张文化名片’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创造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会说话,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价值和风采,把‘金名片’越擦越亮。”高平市市长原健说。

  未来,高平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四张文化名片”的内容,丰富历史内涵,讲好高平故事,办好神农炎帝拜祖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炎帝文化旅游区和长平之战历史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挖掘古建、彩塑、壁画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古建研学、非遗民俗等亮点频现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图片由高平市委宣传部提供)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