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真的没有装饰了吗?
现代建筑真的没有装饰了吗?
现代建筑真的没有装饰了吗?,传统文化指的是什么,古建筑隐语赏析,古建筑大梁欣赏相比于西方过去各种柱式,拱券,以及中国古代的斗拱,脊兽,彩画等,我们现在充斥着玻璃幕墙、极简风格的现代建筑,乍一看装饰好像真的变少了。
不论是浑厚雄健的多立克柱式,还是柔美典雅的爱奥尼柱式,亦或是纤巧精致的科林斯柱式,它们的命名都来源于当地城邦。柱式成为一种建筑艺术之前,它首先是古希腊各地方的政治文化符号。而古希腊之所以能在总体性的和谐中孕育出不同的柱式和地方文化,则与它推行的民主制度息息相关。
因此,在以民主制度为核心的雅典城,我们时常能在一栋建筑中看到多种柱式的运用,这是具有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在建筑装饰上的体现——反观奉行寡头统治的斯巴达就大不相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建筑装饰的重新采用,实则象征了资产阶级对民主自治的政治制度的怀念,并以此作为武器来反抗中世纪的神权思想。
最典型的无非是教堂建筑。如果你看到肋骨拱,尖券,彩色玻璃窗,高耸的空间,你一定联想到的是天主教。
毫无疑问,这些符号在作为一种美学概念之前,首先是与每种宗教的教义和信仰息息相关。
而圣马可教堂作为威尼斯最富丽堂皇的天主教堂,却有着典型的东正教装饰——大概是因为拜占庭曾对威尼斯商船大幅度减少关税,鼓励威尼斯进入东地中海贸易区的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消费时代的建筑,通过许多的装饰——或者是芦原义兴称之为的“第二立面”——无所不用其极的最大限度给予人们视觉上的刺激,以满足人们的幻想和欲望。
随处可见的大广告牌、商场外面的LED屏幕、巨大的明星肖像,无不体现了金钱与欲望对建筑的殖民。即便是非商业建筑,也往往通过许多的,可见或不可见的方式,吸引着资本的注入——消费成为了当下的新宗教。商场成为了当下的新教堂。满足欲望,获得幻想,并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接受一定的规训。马克思的拜物教,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装饰要表达的从来不是艺术,不是美学,不是自身,而是背后的占支配性地位的力量及其麾下的意识形态。
事实上,当下正进入一种“流量型装饰”的时代:它的手法更高明,它的立意更超脱。它看似拒绝喧嚣,拥有情怀,与艺术难分伯仲,但它毫无疑问是一种赤裸裸的装饰。
除了懂王政府下的美国推行了短暂了“反全球化”政策,大体上我们当今是处在一个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时代。随之而来的城市文化问题便也日趋突出。如何给城市定位,代表城市形象的建筑需要呈现一个什么样的风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全世界各大中心城市都毫无疑问期待给自己打造一个独特的标签。
你可以轻松地在当下的建筑媒体中找到这样的关键词——“某某新地标建筑”。这说明,比建筑本身更早被确立的,是它“地标性”的营销地位。
因此,许许多多的“最”建筑出现了——“最大”、“最高”、“最孤独”、“最南(难)”等标签要立马被纷纷贴上。这是一种脱离建筑本身价值的装饰性词汇,但对于地方空间来说却有着不可或缺的实际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本身已然成为了地方的装饰性符号,因此打卡拍照便是最好的“使用”方式。
这便引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安藤忠雄的“光之十字”算不算装饰?如果单纯从作为符号的精神性体验的角度来说,它与MVRDV的贴纸并无太多区别。但是如果从具体实用的角度来说,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用处。因为很明显,你不能指望细长的十字窗给到你足够的采光来识别圣经中上帝的指示。
很幽默的是,“建构达人”密斯·凡·德罗会在芝加哥湖滨公寓的立面上焊上长条的钢构件,只因为他觉得建筑“不够直”。
而路易斯·康甚至还会拿铅线将构造接缝处进行二次描黑,使得构造节点更加清晰可见。
在这些例子中,究竟应该算“装饰”,亦或是“建构”?或者,“欺师灭祖”一些的说法——建构本来就是一种建筑装饰?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难以区分。那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应当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好断定的例子。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斗拱,但其真实的结构是内部的钢架,外观上看到的不同红色的横向与竖向的构件只是一种装饰性构件,引导人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毫无疑问,“放大的斗拱”这样的灵感来源,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该建筑重要的记忆点。也是网络流量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这是一种装饰性材料。”你可以这样轻易地说道。理由在于,它表达了与自身材料逻辑并不一致的形式。
但被许多建筑师所偏爱的木纹混凝土呢?它又能否算得上是装饰材料?用混凝土表达木纹,与用瓷砖模仿大理石,又有何区别?
相比之下,卒母托的Bruder Klaus小教堂更有一些建构的意味。因为作为模板的木材,同时也是建造过程必不可少的结构构件。
因此我们在讲到中银仓体大楼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我们不会在意其内部逼仄的空间究竟好不好用。它自身成为一种技术的符号和象征,而技术反过来成为了建筑不可获取的装饰。
就像许多3D打印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相比于实际建造的结果,它们的建造过程更加值得被重视。因此,建筑需要以特殊的形式来表达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弯曲亦或是非线性。在这里,技术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炫耀的手段,是自我指涉的符号。
因此,所有的建筑装饰,都是某种支配性力量在建筑学领域内的一种投影。现代建筑的装饰在现代主义以后并非是消失了,而是以一种更加聪明精致的方式,将自身分解,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建筑学内部的领域中。
相关文章
- 第十四届上海模型节火热进行中
- 当古建筑遇上美育课(图)
- “青砖小瓦马头墙灌木回廊绣阁藏”聊聊徽派传统马头墙的发展
- 北海公园荷花迎来盛花期周末游客可乘新船赏荷
- 世界十大建筑独特设计理念颠覆你的认知(更高)
- 我国国徽的诞生古建筑鉴赏视频
- 各专业最好的大学大多都在这15个高校圈子!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之大连近代建筑赏析(10)
- 清华大学教授王其钧的建筑手绘书稿十分精彩!
-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留给世间的这些景致一定要带孩子去看看……
- 重大教授欧阳桦手绘重庆古建筑!
- 九踩斗拱、和玺彩画 福州新南公园十足皇家范
- 宣城从事小青瓦厂家经典古建筑赏析
- 桥墩当“画布”到九滨路取景这些3D壁画超级出片!
- 德安县车桥镇宋仁宗帝师、宰辅、宰相、枢密使、使相夏竦故里
- 此门融合了中国古建筑风格和济南地方特色你是否跟它合过影?
- 3D可视化建模展示是智慧园区必备的技术之一
- 中国古建筑之经典结构_斗拱
- 佛光寺:最后的大唐古建筑美学赏析
- 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斗拱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