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谈谈我国鱼形纹饰的发展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谈谈我国鱼形纹饰的发展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谈谈我国鱼形纹饰的发展,虚拟演播室主机,中国古建赏析,数字化文化传播,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无数能工巧匠的灵感心得,并与宗教、民俗、哲学、艺术互相交融渗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而在这些传统的装饰纹样图案中,若论寓意之广泛,历时之绵长则非鱼形纹饰莫属。
我国出现最早的鱼纹样式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上刻画的鱼藻纹,和仰韶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以及鱼纹彩陶盆。这些文物上的鱼纹样式古拙朴实、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是中国早期艺术纹饰中的代表之作。
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这一时代的文化艺术象征,鱼纹纹饰在青铜器装饰艺术中被大量使用。现今出土的青铜器曾发现许多带状或线状的鱼形几何纹饰图样。汉代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蓬勃发展刺激了人们对追求长生的渴望,因此汉代的石刻和画像砖上开始频繁出现表达此类诉求的鱼纹饰样。
宋代以后,瓷器制造发展到鼎盛时期,鱼形纹饰也开始广泛的被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中。到了明朝,鱼形纹的应用领域更加丰富,其中以服饰上的运用最为普遍,而最有名的服饰莫过于大明锦衣卫所穿的,由皇帝特赐以四爪飞鱼纹为装饰图案的飞鱼服。
清代之后鱼形纹的使用主要在民间壁画、刺绣、剪纸等方面,其带有明显的装饰性和文化寓意。通过传统鱼纹样式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民俗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变迁,鱼形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承载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所要表达的人文思想以及精神追求。
中国的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与长江流域,鱼类作为水中最常见的生物,是早期原始人类最容易捕获的食物,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最早就来源于对动物的崇拜。从早期的陶器、青铜器到后来的瓷器、漆器、金银器物都采用了大量的动物纹样用以装饰点缀。
宋元时期服饰装饰艺术中开始广泛使用龙、凤、鹤、鹿等图案花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水生动物图案如麒麟、龙龟、鲤鱼等等,包括后期逐渐演化出的团龙戏珠、凤穿牡丹、八宝祥云等都是在鱼形纹样上一步一步发展变化出来的。
在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中鱼一直都被认为是正义的化身,具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和除暴安良的品格。在民间的传说中鱼是龙的另一种化身,当龙困于险境时便转化为鱼,历经艰难险阻在进入大海的时刻便会再度变化成龙。龙作为中国古代被普遍认定为的大自然最高等级的祥瑞,是最受欢迎与崇拜的神兽,因此龙纹样也是古代众多部落的精神图腾,也充分表明了鱼幻化为龙的精神文化内涵。
对神灵的崇拜在很早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人长期居住在山水边以捕鱼为生,因此他们将鱼神当做是自己部族的图腾,在他们的生活器具中出现了大量的鱼形纹,其中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的人面鱼纹便是仰韶半坡彩陶文化的典型作品。半坡人将人面鱼纹作为自己的图腾符号以及保护神,祈求能够得到它的护佑。而这种纹样除了体现原始人类对神灵图腾的崇拜也反映出原始人类开始了对审美文化的萌芽。
人面鱼纹的出现形成了人鱼同源一体的理念,以鱼喻人,人鱼同构的图案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最早的创造意识。人面鱼纹带有强烈的神化色彩,大多图画在常用的陶盆底部。陶盆是盛水的容器,将鱼纹刻画在盆内表达了古人美好的愿望与期许。在他们的认知中,鱼和水息息相关,只有在水中鱼才能够生存并繁衍,意味着子孙的繁盛和部族的兴旺。
早期原始部落中出现的鱼形纹样是以抽象的手法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几何鱼纹运用巧妙的构思,构成连续的图案纹样将器皿装饰的美妙非凡,给人视觉上和精神上一种愉悦的享受。几何鱼纹简洁的线条,再配合其具有的运动感、图案化的表现形式使其充满了鲜明的哲学文化特点,包括阴阳互补、中庸对称、均衡排序、双关对应等形式美感和文化内涵。
这些蕴含哲学意味的连续几何鱼纹样式表达了人们对繁衍不息,部族壮大的渴望,鱼形纹样便是原始人类这种精神祈求的文化载体,也是我国原始社会独特的艺术形式。
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创作到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阴阳双鱼纹样都是频繁使用出现的图案纹样之一。阴阳双鱼纹样这一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辩证的哲学观,表达了运动转合和生命不息的观念。在原始社会时期,鱼象征着生殖繁盛,阴阳双鱼纹样寄托的便是阴阳结合的意愿,双鱼相交寓意多子多孙,福泽绵长。它所体现的回旋不息、相生不止的文化情感和哲学理念也是阴阳双鱼纹样能够在我国沿袭几千年的根本原因。
中国传统的鱼形纹饰多以吉祥纹饰的的形象出现,其中“鲤鱼跃龙门”是民俗文化中最为典型的形象。
《太平广记》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鲤鱼想要转化为龙定要越过高高的龙门,并承受天火灼烧其尾的考验,寓意想要功成名就,只有通过努力奋斗并承受无数的艰苦磨难才能成功。
鱼龙转化的鱼纹样式常出现在民间的壁画、年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中,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反映出古代封建社会中底层平民对身份地位提升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进取的心态。“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鲤鱼跃龙门作为鱼龙转化吉祥纹饰是以鱼龙组成,鱼化为龙,常用在平民阶级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吉祥祝福之中,“但愿鱼化龙,青云直上”也表达了人们对于仕途高升,前程似锦的渴望。
远古时期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除了不可避免的自然天灾还经常受到猛兽独中的袭击,因此古人对于后代的繁衍和子孙的延续非常重视,于是产生了生殖崇拜。鱼做为具有强大繁殖能力的生物自然被人类用来当做象征繁衍子孙的图腾纹饰。流传至今的鱼鸟图、双鱼图便是古代吉祥纹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们对多子多福的祈愿。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深受儒家的洗礼,儒家推崇“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是一个家庭是否能够平安和善的基础,也是古代民间工匠艺人心中的伦理道德标准。所以在很多的古代艺术作品中都能体现对孝道的推崇。古语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民间美术艺术中经常着重表达对婚姻美满以及多子多福的祝愿便可以得到理解。
鱼形纹饰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民间的服饰以及玩具之中。传统的民间服饰刺绣,在胸口常用的图案便有鱼戏莲花、牡丹等,小孩常穿的肚兜便是红色镶边绣花,装饰莲生贵子、五鱼戏莲的寓意吉祥繁衍的图案。民间的玩具更多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崇拜,最典型的“虎头鱼尾枕”巧妙的结合了虎与鱼两种动物,既希望孩童有王者的气度还能兼具鱼儿的灵秀与温顺。这种组合方式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对子孙延续,繁荣昌盛的祝福。这些民间的服饰玩具通过含有寓意的图案寄托了古人的情思与厚爱。
古代“鱼”多用以表达“吉”的含义。周武王伐纣渡河之时有白鱼越入武王所乘的舟船之中,后周兴商灭,鱼便被认为是祥瑞的代表。传说古代神仙渡江河湖海之时所乘坐的也是鲤鱼。古代王公大臣所佩戴的鱼袋以及皇帝赏赐给臣属的信物“鱼符”皆作为鲤鱼形状,可见鱼在古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承载吉祥的祥瑞。
明清之后,在鱼形的吉祥图案中,鱼通常以谐音的方式出现,在装饰器物时在其表面绘制戟、磬以及鱼纹,用以表示“吉庆有余”、用鲢鱼做成的装饰纹样表示“连年有余”、蝙蝠与鱼结合的图案表示“富足有余”、金鱼谐音金鱼,再加以水草水纹,比喻“金玉满堂”,也代表一个人富有才华。这样的吉祥纹饰几乎出现在民间生活的各种角落之中,小到生活器具,大到建筑装饰,包括各种壁画、石雕都用以满足民众对吉祥喜庆,美满富足的期待。
鱼纹式样的发展演变,沉淀了中国几千年传统艺术的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精神内涵,释放了艺术文化的璀璨光芒,象征着中华民族普通百姓民众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对审美意识的需求。鱼纹样式经历了远古时期抽象艺术手法到封建时期写实艺术手法的转变,赋予了鱼形饰样更对的寓意文化内容,寄托了人们对吉祥美好的渴望。并在现今社会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洗礼下,创造出了更多的艺术形象元素,为现代装饰艺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精神层面的灵感。
相关文章
- “著名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制作模型捐赠收藏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 走进福建土楼永定景区 欣赏客家独特建筑风格
- 【人文纪实】津门网王永和:蔚县行摄(五)影壁面面观
- 2014美玄关装修效果图 入户玄关装修禁忌(组图)
- 广州古建筑赏析:八百多年历史玉喦书院
- 古建专栏|宇文祭红:图解斗栱与梁架——以山西早期木构建筑为例彻底弄通古建筑的奥秘(5讲)
- 建筑赏析丨郯国文化第一城——山东临沂·郯国古城
- 黄山:续写徽派古建传奇新篇章 再创古建产业发展新辉煌
- 欣赏桐庐富春江美景的好地方:虽是新建却能相容于景
- 我的世界x天坛 天坛600周年玩法震撼来袭
- 深山里的千年古建筑几千年过去地震都撼不倒还分性别
- 我国4大古建筑群故宫上榜毋庸置疑第4个占地面积为故宫8倍
- 万里长江第一梯梯道近2000米以人体结构为造型历时10年建成
- 还没开始盖这座中国建筑仅凭几张效果图就火到了国外
- 江西一古村建于南宋中期可欣赏赣派古建筑被誉为最美古村落
- 1个人1支笔23年2500幅山西古建筑手绘
- 平遥 把沧桑岁月凝刻成建筑文化的千年古城
- 人生总要住一次龙湖墅!湖山原著传世大合院【湖麓】723日耀启贵阳
- 正平股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43张照片全世界最神奇的特色房屋建筑让人惊叹不已